或也正因于此,媒体报道7月11日在深圳释放对第三套房不放贷、对没有社保人员限制购房数量等临时性政策有可能放松和退出这一消息者,赶紧于7月12日下午公开澄清,称有关媒体报道的消息纯属误读。
就这样,涉嫌公开释放虚假重大房地产政策消息者,在造成重大市场反应之后,再次以“澄清”为“媒体误读”的方式,将一幕闹剧收场。常言所说的“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这句话,在房地产市场上再次得到验证。
当“闹剧”尘埃落地之后,我们不妨来点理性分析。应该说,在此前房价过快上涨、大量透支市场有效需求、一系列严厉调控举措之后,市场预期已经彻底逆转,房价下降大势已经确立,市场大势已经彻底异变。本文作者陈真诚认为,这种大势,不是一般的反向力量所能改变的。
在这种大势下,如果调控大背景、市场大背景不变,只是第3套房房贷政策微变等因素变化,本文作者陈真诚认为,对市场的影响力其实不大,甚至可以说可忽略。这是因为,购买第3套房的,是绝对的投资或投机性的购房。
在严厉调控、市场异变后,就连购买第二套房的投资投机者都已经远离了市场,又能有多少人会去购买第三套房?更何况,第三套房的房贷政策,本身就比第二套房的房贷政策还要苛刻,首付一般是要60%左右,利率要120%。
这样来看,所谓第三套房贷政策松动,除反应出政府政策措辞模糊、存在漏洞、地方政府或商业银行不严格执行中央政府政策外,主要反应出了市场有关人士试图影响公众对房价的预期、干扰政府决策等问题,而其本身对市场的影响根本就并不大,改变不了市场大势,用不着过于为之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