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09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并要求银行继续完善房地产贷款政策,以帮助遏制投机性购房。
但是,《报告》同时披露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主要金融机构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高达7.3万亿元。与此同时,如何保持10年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央行报告显现出对当前信贷政策调控的两难境地。
左右为难的表态
在《报告》中,央行强调“要执行好差别化房贷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表示出配合本轮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决心。
不过,这份报告同时披露,2009年年末,全国主要金融机构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7.3万亿元,同比增长38.1%,增速比上年同期高27.7个百分点,超过同期各项贷款增速6.7个百分点。
这也意味着2009年沉淀在房地产行业的资金量超过上年,今年各大商业银行仍有大量资金“捆绑”在房地产行业,而同时积极配合房地产新政的差别化房贷政策并遏制投机性购房,不免左右为难。
此前,中国银行[3.59 2.87%]行长李礼辉也在公开采访中表示,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两大问题急需解决,在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遏制房价快速上涨,防止房地产资产泡沫化的同时,应强调房地产是支柱性产业,保护产业健康发展,着眼于实现“软着陆”,以促使房地产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李礼辉同时强调,今年的信贷投放更多是为了满足开工项目的后续资金需求,防止形成“烂尾”工程和“半拉子”工程。
在“两难”中寻求平衡,似乎成为央行及各大商业银行在今年的重要课题。
信贷政策走向的不确定性
就在央行发布《报告》当天,世界银行在全球房地产金融会议上也发布了一份报告,其中指出为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房地产行业在未来几年内需要大量投资。本轮金融危机对各个国家的房地产融资方式产生影响,但房地产业的发展仍然非常重要,获得房地产融资对新兴经济体仍是个挑战。
尽管在本次公布的《报告》中,央行并未透露出有关未来信贷政策走向的更多细节,但实际上,央行已开始着手盘活资金面流量。渤海证券分析师邵琳向记者分析,5月央行突然向市场投放资金2240亿元,一改今年3月、4月份连续资金净回笼的动作,“央行净投放公开市场操作的态度表明,在当前市场资金偏紧的情境下,央行已经开始通过公开市场净投放货币来维持宽松的资金环境。”
而在信贷调控层面,邵琳表示,目前政策走向仍充满不确定性。
此前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0年新增人民币贷款目标为7.5万亿元左右。而今年一季度已经新增贷款2.6万亿元,多放了3500亿元,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7739亿元,再度超出预计。另一方面,在通胀预期加剧、房地产差别化信贷调控的背景下,今年的信贷增长是否会低于年初目标又引发业内争论。
“实际操作中新增信贷规模可能会增加也可能会减少,但是不会过量。”面对这一问题,李礼辉如此表述。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则认为,此前银行投放的信贷主要集中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开发两个方面,而在本轮房地产调控和清理地方融资平台的背景下,银行的两大主要项目信贷量均有所压缩。“但是,若要保持经济增长,就需要有一定量的信贷资金支持。”
一些业内人士也向记者指出,在目前的市场状态下,出台任何更加严厉的调控政策都将背离决策层期待的经济平稳运行态势,信贷调控放缓并非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