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
楼市离场温州游资不到一成 投资客普遍在观望
楼市调控新政出台满月,成交量‘冰冻’,意图进入楼市的资金将转战何方?场内资金是否套现外逃?‘温州炒房团’是个标志性的样本。
有消息称,温州民间资本正在向黄金市场转移,甚至有温州投资客豪掷1400多万元一次性购买了53公斤黄金。还有报道称,‘温州炒房团’抛盘出逃,正满世界找路子投资。
知情人士指出,目前温州投资客持房持币观望的情况比较普遍,迷茫才是当前的主基调。
投资陷迷茫
新政出台一月以来,各地细则陆续公布,购房者对房价的下跌预期日益加重,这种预期可以从大幅度下滑的成交量中看出。
以上海为例,中房信数据显示,新政出台以来近5周商品住宅的成交量分别为34.71万、17.68万、11.46万、7.31万和5.96万平方米,近一周的成交量只相当于新政实施当周的17.2%。5月前16天的成交量为13.87万平方米,只相当于去年同期的13.8%。日均成交69套,对比2005-2009年同期日均的167、520、487、283和542套,下降幅度达到59%~87%。
如此一来,原本投向房地产的资金开始寻找新的“生钱”渠道。具有标杆意义的“温州炒房团”自然成为关注的焦点,巨额的民间资金去向何方则是人们提出的共同疑问。不少温州投资客开始进入黄金市场。恒泰大通黄金投资有限公司温州分公司市场部经理张颖表示,近期以投资为目的的客户咨询量明显增多。根据恒泰大通市场部的统计,门店的日平均人流量已经从3月份的10来个人,骤增至30来人。
此外,大蒜、绿豆等农产品(000061)的价格猛涨,四川聚合(国际)农产品物流中心5月18日的统计显示,独蒜的批发价格在每公斤14元左右,大白蒜价格在每公斤9元左右。该中心市场部经理杨勇称,与去年初相比,大蒜价格涨了10倍以上。有报道称,巨大涨幅主要“归功”于温州人的炒作。
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告诉早报记者,现阶段温州游资其实是处于迷茫期,房地产市场的巨额资金并没有明显出逃。投资黄金或者农副产品的现象是存在,但并不是普遍情况。境外楼市的投资长期以来都有人在经营,可人员数量不多。
普遍在观望
周德文认为,现在温州投资客持房、持币观望的情况比较普遍。通过接触多位温州住房投资者,记者发现,面对当前楼市调控,在斩仓离场还是持仓观望中大多数是选择后者。
林先生于今年3、4月份在上海松江区购得两套房源,一套面积为130平方米,总价195万元,另一套大小在90平方米,总价160万元。据其介绍,这两套住房均是首付50%,其余还在按揭中。
对于在沪上持有的住房,林先生显得并不着急,选择先行观望一段时间,把房屋投入租赁市场,将来也可能用于来上海自住。
针对这一案例,周德文指出,一系列楼市政策的出台,的确使温州人在房产投资方面受阻,但对房地产调控预期的判断,使大多数温州投资者选择了原地不动。他估算,目前温州人退出国内楼市的资本在100亿元以内,这个数字,还不到温州民间游资投资楼市总额的一成。
面对出台的新政,林先生也表示并不会担心,他指出,房地产业自身存在不合理性,开发商囤地捂盘,甚至自行炒房,老百姓炒房只是一种跟风现象,获取的利益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巨大。
至于可能征收的房产税,林先生觉得还是具备一定的效果的,作为投资客他表示愿意支付,但要让房价回落,还要看政策能持续多久,现在城市人口的房屋需求量较大,必须投入大量的土地供应,并合理调节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