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0年楼市开局平稳,在走势未明的3月,“两会”序幕拉开。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两会”中成为大家关注的一个焦点,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房地产做了专门论述,体现出国家对房地产的高度关注。在全国政协的各项提案之中,关于房地产市场的提案几乎占据半壁江山。房地产,这个关乎民生、经济的焦点,已经成为这个国家最热的话题。
事实上,面对高企的房价,以及国家密集出台调控楼市的政策,业界对楼市后市走向的判断已经产生了分歧。因此,不少人把“两会”视作楼市走向的分水岭,也有人说“两会”是楼市演奏第二奏章的开始。那么,“两会”期间楼市有怎样的反应?“两会”后,楼市又将何去何从呢?针对读者关心的这些问题,本报组织特别报道组,采写了“透过两会看楼市”特别报道,以飨读者。
投资客:在忐忑中寻找机遇
“房贷政策收紧使得普通购房者望而却步,反而有利于资金较充裕的投资者进行淘金,加上福州启动大规模的旧城改造项目,应该说潜在的投资机会很大”【详细】;
购房者:在彷徨中等待
此次“两会”上,代表和委员们对房地产前所未有的关注,让人们对“两会”后的楼市充满了期待。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期待,这段时间,许多原本准备购买的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观望”【详细】;
开发商:后市不明 谨慎为妙
对于大多数开发商来说,他们此时的心理是矛盾的,既担心后市走势不明还怕出现大的波动不敢轻易拿地,又担心手中无地难以维持正常开发运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