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央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在“两会”小组讨论时,称目前个别地方政府在房价问题和建设服务型政府上都存在和百姓“捉迷藏”的情况。
小崔同志果真有“实话实说”的范儿,鼓掌。
“总理的工作报告中说保障性住房要从去年的200万套,增加到300万套,但很多地方政府提供的数字却不是这样的绝对值,大量都是增加100%、200%。”小崔还举例为证,如果去年建了一套,今年建了三套,那也叫200%。
小崔一语中的,别蒙人了,网友聪明着呢。
的确,岂止“躲猫猫”,数据“打架”也被网友们的火眼金睛揪了出来。
2月2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统计公报,2009年房价涨幅为1.5%。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随后做出分析,提出2009年70个城市房价累计涨幅为24%。
3月6日,财政部部长谢旭人透露,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为14239亿元。但在2月初,国土部发布的数据却显示,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达到15910亿元。二者相差1700亿元。
……
网友唏嘘,房价、地价数据的出入,玩的岂止是游戏,忽悠的是购房者的人生。
更有人在微博上转载了《蜗居》中海萍的台词:“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串数字蹦出脑海,房贷6000,吃穿用2500,冉冉上幼儿园1500,人情往来600,交通费580,物业管理300,手机电话费250,还有煤气水电费200。也就是说,从我苏醒的第一个呼吸起,我每天要至少进账四百,这就是我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这些数字逼得我一天都不敢懈怠,根本来不及细想未来十年。”
这回,没有人质疑小数点是否放错位置,也没有人不可思议地以为那只是文艺作品的虚拟夸张。因为,和统计部门冰冷的数据相比,这就是真实的生活。
开年未满一个月,好些“上北广”的朋友们纷纷在博客上抒发了自己欲回乡发展的情愫,究其原因——房价高过了理想。
为房折腰,这就是现实。
那生活还有什么奔头?朋友自嘲地说,奔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