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前夕,就在温总理聆听网友心声、感慨房价涨得太快、坦言“也知道所谓蜗居的滋味”时,不识时务的楼市依然笙歌艳舞,房价依然涨得如火如荼,即便此前已经出台了“国四条”“国11条”等一系列针对楼市的调控政策,却并没有让房地产市场产生多大的涟漪——地王依旧、房价依旧、买房者依旧。难怪住建部部长姜伟新会无奈地表示,“中国在未来20年房价上涨的压力仍然很大。”
于是,一如市场预期,继“国四条”“国11条”之后,3月10日国土资源部再次祭出19条土地调控新政,明确规定开发商的竞买保证金最少两成、一个月内付清地价50%、囤地开发商将被“冻结”……剑之所指,依然是信马由缰的高房价。
说来好笑,有关楼市的争议、房子的是非,翻来覆去,覆去翻来,归结起来其实就两个字——房价。这个已成为全民公敌的名词被掺杂了太多复杂的感情因素,以至于整个房地产行业在人民大众眼中,简直就是让人咬牙切齿的代名词,这是行业的悲哀,更是人民的不幸。
高房价已然成为大部分老百姓心中不可言说的痛,更成为“绑架”大部分首次置业者的枷锁。同时,高房价更像一座海市蜃楼,成为随时可能崩塌的隐患。当迪拜世界轰然倒塌,当英美等国股市因迪拜世界的破灭而下跌,当迪拜留给城市一个满目疮痍的建筑工地的时候,高房价产生的泡沫犹如潘多拉的魔盒,引发一连串的连锁效应。大洋彼岸的现状让我们在持续的狂欢中保持审慎的清醒——楼市的持续繁荣不能依靠高房价支撑。
因此,中央政府要求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信心和决心值得鼓励。回首三个月以来,包括“国四条”“国11条”和“国19条”在内,中央各方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总体已不少,政策折射决心,公众则更乐见决心之下的作为。
就算没有高房价,楼市也一样会有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