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二手房动态 > 正文

房价飙涨上家反悔 下家获赔“预期利益”20万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10.03.15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 姚克勤 赵易雯

  拥有印尼国籍但居住在上海的纪家两兄弟,在收取出售房屋的定金5万元后,与买家张小姐签署了房产买卖居间协议。之后兄弟俩见二手房价格上涨迅速,遂提出要求解除买卖协议,因此被张小姐告上法院。日前,静安区法院判决纪家兄弟双倍返还定金10万元之外,另再赔偿张小姐预期利益20万元。

  去年4月,张小姐、纪家两兄弟以及二手房中介公司三方签署了《房地产买卖居间协议》,约定由纪家兄弟向张小姐出售名下所有的常德路某号29层(建筑面积为126余平方米)及地下车位一处,房价款450万元(含车位价格27万元),同时约定10天内再签订《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在办理买卖合同公证手续后,由张小姐分期支付房款。签约当日,纪家兄弟收下定金5万元。

  去年9月,张小姐起诉到法院称,双方签约的3个月后,涉案房屋的市场均价上涨了3500元/平方米。同年7月上旬,纪家兄弟通知张小姐,解除双方签署的房屋买卖协议。张小姐认为,双方签署的房屋买卖协议,实质上是房屋买卖合同性质,示范文本并非买卖合同成立生效要件,除要求双倍返还定金外,还需支付房屋差价40万元等。张小姐向法院提供了两家中介公司的证明,即她所购买的地块房屋在2009年4月为33500元/平方米,同年7月则涨至39000元/平方米左右。

  法庭上,纪家兄弟辩称,因他俩在印尼且父亲生病,未能在约定的时间来沪签署该房屋买卖合同,之后多次与张小姐协商退还定金未果。兄弟俩同意返还定金5万元,但对张小姐其余诉讼并不认同。

  法院认为,双方协议系房屋买卖的预约合同性质,该协议表明在签约后的10日内正式签订《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一方再履约支付购房款的义务。根据法律规定,预约合同未能促成本约,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为缔约过失责任。现纪家兄弟未能按照协议在约定的期限与张小姐签订买卖合同,也无法提供违约的合理理由,主观上具有过错,在拖延3个月后才发函给张小姐不再履行涉讼协议,导致张小姐丧失了另行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的机会,加之二手房价格从2009年4月至7月确实呈上涨态势,张小姐产生损失是必然的。法院参考了双方买卖合同签订及履行后的预期利益,考虑到纪家兄弟已承担了双倍返还定金责任的情况,遂作出了上述判决。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购房专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07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59661号
客服电话:0591-83711427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