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平方米的小屋,三面灰墙,一张仅有1米宽、却必须挤下两个人的简易床,一张用砖头和一块破木板垒起来的临时桌子……就是“蚁族”李立国、白万龙在唐家岭的家。“两会”前夕,当全国政协委员何永智、张礼慧、严琦看到“蚁族”这个无比简陋的家,忍不住潸然泪下。
“这里每月只有160元的房租。”今年已经是李立国到北京的第十个年头,他的生活就是靠每天在东直门唱歌获得微薄收入,只能负担得起这样的房租。
作为北京最著名的城中村,唐家岭聚集了超过5万名像李立国这样的外来人口,其中包括1.7万名大学毕业生。他们每天重复着极其单调和简陋的步调,北京的大都市生活似乎和他们绝缘。
像千万个“蚁族”兄弟一样,陈黎在北京市区内一家小IT公司从事销售工作。每天早上,天还蒙蒙亮时迅速起床,穿过几条狭窄的巷子,睡眼惺忪中到达唐家岭人潮涌动的公交车站。眼巴巴地张望着这里唯一一路通往城铁的公交车——447路,随时准备全力冲锋。
陈黎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他的月薪有4000元,一直在拼命攒钱买房子。北京四环路外的房价已高达两万元/平方米,不吃不喝,一年还买不起个厕所:“如果再熬两年还是凑不齐首付,真的考虑回老家了,至少老家有房子,可以舒舒服服地住着。”
女生王迎(化名)大学毕业后已经辗转了三个城市——广州、深圳和北京,从事文员工作,工资始终没有超过3000元,这样的收入水平使得她加入了唐家岭的“蚁族”大军。记者来到王迎月租550元的单间,家具简单,光线昏暗,冬天暖气明显不足。
未来的路该如何走,王迎十分迷茫,在北京房价飙涨中煎熬了三年,男朋友已经想要逃离北京,劝她一起回到东北老家。面对家人的催促,王迎也开始动摇。
“攒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如电视剧《蜗居》的台词一样,千万中国人憧憬的“都市梦”正在高房价的灼伤下煎熬。
高房价能否“退烧”
“蜗居”之痛和“蚁族”悲伤的现实照进两会,今年的两会俨然成了“住房大会”,各行各业的代表纷纷加入对高房价的热议之中。于是出现奇观:医疗卫生界代表大声疾呼降低房价,文艺组代表支招保障房建设,企业家也开始替买不起房的员工摇旗呐喊,似乎只有暴利的地产界代表委员选择沉默。
在两会委员代表对高房价的集体“围剿”之下,各级政府开始表态。住建部部长姜伟新表示,今年房价必须保持稳定,“不行也得行”;20年内房价上涨压力仍然大,但中央政府控制房价的决心更大。
3月10日,国土部突然出台“19条措施”:70%供地用于保障性和中小套型住房,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房地产用地出让预申请制度,实施住房用地开发利用申报制度,开展房地产用地突出问题专项检查……其目标直指囤地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