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个现价3万块每平米的房子,屋顶也可以掉得稀里哗啦。
这就是楼市的现在。北京地产的现状。
试想当年,三万块的房子,那不定做得多么的精致和华丽,最起码牢固是没有问题的。
为什么会这样了?
来不及。
来不及做得再好一点。
地产形势瞬息万变,要求地产公司的战略就是“抢钱”,抓住时机,迅速出货,迅速出货的前提就是迅速造货。很多地产公司的战略叫“快速滚动开发”,说白了就是就是以小博大,见钱快抢。慢一步,或踩不上点的成本就大了。或生或死,无数案例在说明,所以也不由得地产商不这样。
前段时间,我在新浪的一次讲话,就是这个意思,可惜没有人听懂。再啰嗦一遍。由于形势政策的多变,导致地产商无法战略长远,所以这样政策的来回折腾,地产商也成惊弓之鸟,必需提取风险备用金——提高房价多储备钱才有未来。最终的成本还是要消费者买单,所以我在那个会上劝大家别折腾了,少添乱。很多人以正义之名,其实行破坏之事。所以我们要尽量地少说,特别是眼下,别鼓捣一些不懂地产的政协委员乱提建议,他们大声说话,过瘾,结果让政府再变来变去,记住,不管是什么变化都需要“变化能”的,是要付出成本的,成本谁来出?房屋掉土这样最终的苦果只能由消费者来承受。找谁去?开发商没赚到钱不怕你,赚了钱就更不怕你了。
这些年地产高房价、快速发展就是由这样的“形势逼人”逼的。
还逼出来那些东西呢?
粗俗的设计,西方盖房子要好几年吧,悉尼歌剧院捣腾了二十年,但中国的优秀地产公司的基准周期大概是9个月,从拿到地到推出房,有时间去琢磨嘛?主要听营销的,什么风格好卖,加个什么帽子、顶子、尖塔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