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楼市适合买房吗?市民如何选择合适的房源与正规的中介?刚开春,一连串的问题就摆在了广大购房者面前。3月8日,虎年第一场二手房行业论坛即将召开。届时,本报将邀请业内专家、榕城各大品牌中介负责人及资深媒体人士,畅谈当下二手房中介的服务质量,邀市民共同见证二手房行业的日益成长。
抛话题:怎样衡量中介服务?
尽管房价看似没升没降,但记者从榕城几家一线房产中介了解到,今年年初的二手房交易量与2009年同期相比,下滑了不少。随着3月的到来,与2009年小阳春相比,虎年楼市似乎惨淡了些。旺季时扎堆买房,终于到了短暂的淡季,又该怎样淘一套安心的居所呢?
据了解,由于去年最后一次行业论坛对今年做出“洗牌年”的推测。为了应对竞争,早在2009年底,各大品牌中介纷纷加大了培训的力度。南新房产董事长杨岳剑向记者证实:业界都认为,今年交易量比2009年将有所下降。可福州的大型中介几乎没有一家“收缩战线”,而是招兵买马、提高服务质量。
“中介卖的是什么?是服务。”福州麦田房产总经理黄少华告诉记者,其实对于中介来说,“服务”是真正唯一的卖点。如果在“3·15”这样的特殊日子里,一定要给福州的二手房企业称一称斤两,比的一定不是门店多少、价格多优惠,而是看谁的服务最稳妥。稳妥的服务必然建立在完善的流程之上,因此,“晒一晒”各自的流程,做出质量的公开承诺,将成为此次论坛的亮点之一。
请专家:如何防范中介忽悠?
市场化的行业注定鱼龙混杂。由于品牌中介往往佣金较高,看似便宜的小中介就坐定了“低端市场”。在楼市火热的2009年,据不完全统计,福州市区的中介门店增加了400多家。而年初的淡季,往往使新生的小中介面临经营压力,也使得在小中介进行房产交易的百姓,面临巨大的资金安全威胁。
对于普通购房者来说,品质好、价格低的服务当然是最大的追求。可是当品质与低价不可兼得时,又该怎样选择呢?尽管“便宜没好货”已经被多次验证,可是事实上,人们痛恨“黑中介”,但对价格便宜的“小中介”却依然青睐有加。
对于一定要选择价格的购房者来说,我们只好提醒:流程是否规范往往可以判断一家中介的好坏。怎样练就辨别中介好坏的“火眼金睛”呢?普通老百姓怎样从交易的流程中,看出中介是规范经营、还是暗中使诈呢?论坛上,本报也将邀请资深专家和法律界人士,为读者点出“黑中介”的忽悠伎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