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仑:野蛮生长的“原罪”反省
说完潘石屹五斤桔子的逃生经历,我们接下来要提到的是“万通六君子”的另一人——冯仑。按说当时从海南逃生的计划,应该是六君子一起做出的决定,但是基于冯仑超强的个性,这里有必要把他的经历也拿来分享,也许他的总结与思考会带来不一样的角度。
与潘石屹一样,冯仑初到海南,也不是直接就做房地产生意的。但和潘石屹一样,回忆起最初的那段海南岁月,也是充满着快意的,用冯仑的话来说就是“天天过年,夜夜结婚”。
1988年,冯仑作为海南改革发展研究所的副所长来到海南岛,主要“负责招人、组织研究队伍并管理《新世纪(40.25,0.25,0.63%)》杂志”,看来,冯仑是作为一个官员、文化人和海南进行“第一次亲密接触”的。之后,他离开了海南,与当时的中国首富牟其中分分合合,直到1991年他才回到海南,和“万通六君子”一起用大家凑的3万多块钱注册了“类似皮包公司一样的公司”,开始运作第一单房地产业务。
在当时的海南,炒卖地皮应该是最快的暴富手段了,“很多楼盘一拿到报建批文就登广告,连地基还没有开始打,价格就已经翻了几倍”。这样,很快,冯仑也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像是大姑娘初婚,很幸福。幸福又糊涂。”冯仑这样描述自己赚到第一桶金的感觉。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潘石屹发现“天要塌了”的时候,冯仑也从另一个角度嗅到了海南楼市的危险气息:“当时海南省有18000家房地产公司,可是海口当时本土人口不到30万!”
就这样,冯仑与潘石屹达成共识,万通成功躲过了海南房地产泡沫的破裂。然而,冯仑并没有停止对此事的思考,在那种“数钱数到手抽筋”的背景(用一些亲历者的话来说,“那时候人人眼睛都是绿的,看到天上掉钱,谁的腿拔得掉?”)下,如何说服自己的内心,如何平衡内心放与不放的纠结,乃至于在90年代末期,万通高速扩张后如何及时收缩,“把所有和北京没关系的、跟房地产没关系的项目都砍掉”,冯仑有自己的想法。
为什么很多人收不住?“其实是男人张狂、征服的本性和想要成为一世英雄的虚荣心把事业的方向给误导了。”虚荣之心往往无止境,赚了第一桶金就想赚第二桶,成功一次就想成功第二次,以至于看不清自己,看不到事物的基本和实质。所以在冯仑办公室的墙上,挂着四个大字“守正出奇”,并不断提醒自己,不要老想着弄热闹事,要控制住基本面。“古法说奇正之术交相为用,一个人老是出奇,奇多了就成了邪,要以正合以奇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