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国众多大中城市房价40%-50%的暴涨,不仅使开发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越来越多的民众视为“暴发户”,而且也使现有的中国房改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社会广泛的质疑。
由媒体进行的一项旨在把“百姓的声音更好地传递”到全国两会的“最关注的十大热点调查”,很能说明公众对当今房市现状的不满程度。而公众的这种不满,也早已传导到中国领导高层。去年12月中旬以来国务院下发的一道道调控房市的“令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像是总理温家宝将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房地产市场给公众“一个说法”拉开序幕。
可以说,目前又到了一个中国住房政策博弈的“关键点”。往往在楼市进入调整的“敏感期”,平时十分擅长操控媒体舆论,甚至对政府房地产政策经常发挥“决定性影响”的开发商集团,当然不会“袖手旁观”。一位有名的房地产商最近曾表示:要保八就不能把G D P打下去,要提高G D P就必须稳住高价房的房地产市场。
这其实代表了许多房地产商的观点,就是认为只有高房价才能支撑房地产市场,才能有G DP和中国经济的“保增长”,才能有更多人的就业。想一想这样的观点,就不难明白前段时间有关楼市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的观点会再度流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