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资讯
> 正文
救急重大疾病:住房公积金可否作他用支配?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10.01.24
来源:新华网
一些人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对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处置存在着“不敢、不愿、不想”的思想。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就曾有代表指出,应“盘活”闲置资金,刺激消费。
王文刚则对“闲置”的定义提出了质疑。他表示,在公积金实际的运作中,需要有一定的储备资金,同时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每年都会购买一定的国债用来支付居民存储公积金的利息。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存贷比超过百分之七十就有风险,所谓的“闲置”现象是不存在的。
贾洪波认为,造成住房公积金大量结余的原因并不单一,所以也不能通过单一的方式来解决。盘活住房公积金结余资金:首先考虑住房公积金能否保障城镇居民的基本住房安全,住房公积金直接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应该放在次要位置。如果要发挥住房公积金刺激经济发展的作用,应该重视住房公积金制度保障住房安全功能,实现提高人力资本积累,扩大住房需求等间接刺激经济发展的作用。
自由支配尚需长远考虑
受访的很多市民表示,作为居民个人存储的社会保障资金,应该将住房公积金与其他的社会保障资金之间的界限打通,甚至让公民可以自由使用。而一些专家则认为,住房公积金如果可以“自由支配”,就失去了其作为社会保障资金的本来价值,打通住房公积金与其他社会保障资金的界限是可以研究和探索的,但基于当前相关制度的不配套,也需要一个长远的过程。
贾洪波介绍,新加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中央公积金会员的住房保障是通过其普通账户的资金解决的,而普通账户的公积金存款不仅可以用于购置公共房屋,还可以用于提前退休投资、保险、教育和转拨款项以供父母退休账户。
但与此同时,关于住房公积金“自由支配”引发的问题也屡见不鲜。如新加坡能使用公积金自行炒股,但政府对于公积金炒股产生的风险并不负责。由于资金流入市场过多,使其公积金内部的资金压力越来越大,如何适应经济发展,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是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打通这个界限只有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才可以去做。”贾洪波说,新加坡中央公积金会员的住房保障通过其普通账户的资金解决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它的中央公积金制度归中央公积金局统一管理,当然也就有一套相对统一的运作系统,而目前我国住房公积金和其他一些社会保障项目分属于不同部门管理,存在着具体的不同运作系统。“要弱化或者取消这些社会保障资金之间的界限,取决于大部制改革的推进,以及随之而来的技术性问题的解决,这需要一个过程。”贾洪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