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商“误读”标准提高费用
如果说新标准是中介提高费用的明招,那么“误读”政策25%的上浮额度,就是一招暗棋。
日前,记者走访杭城多家知名房产中介发现,店内的挂牌标准很有玄机:总价50万元以下1.25%;50万元-100万元0.875%;100万元-200万元0.5%;200万元以上0.325%。在挂牌上,明确注明价格遵从2007年物价局标准。
细细将两个标准比较,就会发现,其中的上浮25%额度已经平摊到了每档收费标准中。然而,绝大部分的消费者并不会意识到这其中的差价。
究竟是在总价上上浮25%,还是在各档收费标准上上浮25%?这上浮政策是否必须执行?中介自然将政策往有利的方向解读。对此,市物价局相关负责人承认执法部门没有硬性规定,如何解读25%的加价主要以双方协商为主。
“这已经是业内的行规,这样做并不违反‘游戏规则’。”杨先生是杭城一家知名连锁中介公司的资深业务员,他说,更有“心凶”的业务员,将此标准作为基本标准操作,然后告诉消费者物价局还允许上浮25%。
与房产销售合作互利
炒房团扶植中介生存
其实,政策的调控与“误读”能赚取的利润还算少数。“我们最欢迎的是和房产销售人员合作卖楼。”
在开店不到半年时间里,陈华选择以“卧底”的身份混入下沙某楼盘,应聘当销售人员。已有半年从业经验的陈华很顺利地成为该楼盘的第一批销售人员,并卖出一套房子。虽然只工作了一个多月,但这段时间足以让他与里面所有的销售人员混熟。
“他们如果内部有房出,就会报一个底价给我,我再开高价格卖出去。”此外,陈华还将按标准收取中介费。
“还有就是之前很敏感的倒号。”时至今日,那些已混成哥们的楼盘销售人员纷纷升级为主管人员。“楼市最火供不应求的时候,倒号就是来钱最快的方式。”
杭州的中介可以开出数万元的服务费,这在整个浙江却并不多见。
“我曾经走访过浙江多个城市,像绍兴、嘉兴,甚至是经济发达的温台地区,中介公司却生存得不如杭州那么轻松。”陈华说,在楼市成熟的温州,中介费用通常在总额的0.4%-0.6%,而一些中小城市只要收取1000元、2000元的费用就可以办妥。
“这些城市,房子多为本地人消化。房东房客多是熟识,无需中介”,但在杭州,因为炒房团的进入,与陌生人现金交易的风险让中介得以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