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8年的观望困局中走出,2009年的楼市格外红红火火。对于开发商而言,这一年来,他们重新找回了对于市场的信心:土地拍卖从破冰到繁荣,政府供应量不断加大;楼市成交面积和价格一路走高,楼市春天又再度来临。然而,对于购房者而言,楼市一年的发展,却让他们的心更加忐忑不安,日益飞涨的地价、房价,让人在买与不买之间犹疑不决。
在辞旧迎新、守望来年之际,我们细数过去一年间,福州楼市上曾经让我们印象深刻的几组数字,并通过盘点这些数字背后的故事,希望能一一折射出2009年楼市的风雨变化。
10.2亿元 展览城地块“花嫁”国企
2009年3月29日,备受关注的福州土地“牛年第一挂”结果最终揭晓。福州金山展览城地块在经过了3月20日至29日的挂牌后,以福州国企新榕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10.2亿元的价格拿下而画上句号,以1800元/平方米的楼面地价“破冰”土地市场,一时之间,此次挂牌在市场上引发了众人热议。
点评:1800元/平方米的楼面地价,高了还是低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对于沉寂已久的福州土地市场而言,此次挂牌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尽管新榕城建国企的身份,让人对此次土地拍卖还有些心存疑虑,然而,对于频频遭遇流拍“尴尬”的土地市场来说,展览城地块的成功出让,不仅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信心,同时,也让人看到了政府踏出关注“买方”需求的第一步。
由预申请制带来的“第一线”的声音和交流,以及土地成交条件上“实质”性的让步,不仅有利于土地和住宅产品的定位的贴近市场,更预示着土地市场的春天,已经不再遥远。
63.78万平方米 7月成交量创新高
根据福房指数有关数据显示,从2009年2月以来,福州楼市成交量就呈直线上升趋势,而从4月份开始,成交面积高达49.10万平方米,超过了2007年时的销售记录。而此后的三个月,市场成交量更是节节攀升。从5月份的55.29万平方米到6月的58.31万平方米,直至7月攀升至最高点,达到63.78万平方米。
点评:走过2008年的淡市,积压了一整年的刚性需求终于在2009年春节过后开始大幅释放。从3月开始,一路走高并屡破纪录的成交量,让各家地产商再度感受到了春天到来的浓浓暖意。
不过,对于购房者而言,这种日益上涨的成交量,却并非利好,因为,在成交量上扬的同时,伴随着一路上行的,还有房价。根据市场经济学原理,需求决定价格的高低。放到楼市上来看,在强大的购买力面前,市场均价也就一涨再涨,并逐渐超出了购房者能够接受的合理范围。
如果价格的攀升无法停止,那么,在不久的未来,到底还有多少普通老百姓能买得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