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博文 > 正文

任志强:85%家庭买不起房的说法太荒谬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09.12.14 来源:任志强博客

  中国每年的城镇住房竣工量约为6-8亿平方米,其中商品房约不到500万套,非商品房约为300万套,合计不超过800万套。按此生产能力计算,满足85%的家庭住房则要47年或23年,这里还没计算原有住房的折旧,中国岂不是永无改善之日了?而140亿平方米的现有住房存量,约40万亿的财产又算是什么呢?

  农民工进城是个户籍管制的问题;农村的宅基地和承包地不能流通和变成财富是土地制度问题;二手房交易税费奇高和个人所得税购房时不能减免与冲抵是国民收入分配的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些根本性问题,能从房价上让农民变成市民吗?

  配的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些根本性问题,能从房价上让农民变成市民吗? 无疑社科院的推算是将目光关注于部分城市的房价,却忽略了中国已有几十年的住房建设现状;忽略了中国政府历史的功绩;忽略了这些住房改革之后的财产性收入;忽略了工资收入之外的转移性支付和补偿性收入;忽略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 也许社科院应用更严谨的分析方式来做出判断。至少应让全世界知道中国的民众没有人睡在大街上,住房条件差但有待改善,收入低但有财产性收入可以弥补大多数人住房可支付能力的不足。中国的个人消费信贷与公积金则可大大的提高这种支付的能力。虽然少数城市的房价增长过快,但中国大多数城市的房价仍处于合理的约束之下。中国的保障制度在大力加强之下是可以解决绝大多数家庭的住房质量问题。中国至少在改革中大大的改善与提高了中国人的生活质量。别简单的用一个荒谬的结论来威胁中国的改革与市场经济,最多这个结论只能是85%的家庭买不起第二套商品房。

  无疑社科院的推算是将目光关注于部分城市的房价,却忽略了中国已有几十年的住房建设现状;忽略了中国政府历史的功绩;忽略了这些住房改革之后的财产性收入;忽略了工资收入之外的转移性支付和补偿性收入;忽略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

  也许社科院应用更严谨的分析方式来做出判断。至少应让全世界知道中国的民众没有人睡在大街上,住房条件差但有待改善,收入低但有财产性收入可以弥补大多数人住房可支付能力的不足。中国的个人消费信贷与公积金则可大大的提高这种支付的能力。虽然少数城市的房价增长过快,但中国大多数城市的房价仍处于合理的约束之下。中国的保障制度在大力加强之下是可以解决绝大多数家庭的住房质量问题。中国至少在改革中大大的改善与提高了中国人的生活质量。

  别简单的用一个荒谬的结论来威胁中国的改革与市场经济,最多这个结论只能是85%的家庭买不起第二套商品房。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购房专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07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59661号
客服电话:0591-83711427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