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博文
> 正文
陈立民:打击囤地将令万达超越万科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09.11.26
来源:陈立民博客
2009年11月18日(三)冷得直哆嗦
中央放风,说要打击囤地,方法是把土地切小来出让。
利与弊
利:
1、土地切小,让更多开发商参与,避免成片垄断,等于将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一起砸碎的机会比较小。
2、土地小,开发周期较短,房屋可以更快上市。
弊:
1、同一块土地,分散给不同开发商的话,可能出现“敌不动我不动”的僵持局面,结果适得其反。
2、大城市比较成熟,成片开发的空间不多,也不靠成片开发来聚拢人气。可小城市就不一样,不成片开发的话,难以聚拢人气,吸引不来知名开发商,也因无法平衡住宅和商业地产,大家一窝蜂盖住宅,商业配套无人问津,结果沦为了无生气的住宅小区一片片,当中夹杂着烂尾商业空地一块块。
增加供应 降低需求
ymernahc看,要避免因开发商大量囤地而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不能一味靠切小土地出让,而应该多层次地增加土地和房屋的有效供应,同时降低社会对房地产的需求,方法包括:
1、与其强行收回两年不开发的土地,不如增加开发商闲置土地的成本。强行收回的问题在于反弹力大、执行困难,而征收土地闲置费则等于把球踢回给开发商,逼他们打算盘,结果总能挤出一些现金流不强的开发商的土地,此谓之解铃还须系铃人。
2、与其指望开发商来扛起“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重大使命,不如让政府多盖点保障房来得立竿见影。政府要做的,不过是划定若干建设保障房的土地,然后在保证一定合理利润的前提下,让市场来参与建设,却不用扩大官僚体系,造成更大的浪费。
3、增加保有房屋环节的税收,同时降低房地产交易税费,让市场更有效地调节供需。
4、扩展投资工具,以疏导市场上的游资,避免过多资金往房地产市场扎堆。
万达超越万科
显然,囤地比卖房子赚得多。可是,既然中央打击囤地的信号已经很明显,开发商必须做好一切准备。那么,要囤地而不受打击,有什么方法呢?很简单,放弃纯粹滚动式开发的经营模式,取而代之,逐渐将资源转移到长期收租的物业上,即商业地产。如此一来,则既有细水长流的稳定收入,也坐拥不断升值的土地资源,是绝对不受打击的囤地方式。
大连万达是个好榜样,王健林的眼光相当长远。ymernahc敢打赌,大家策略不变的话,十年后,万达超越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