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之前,有意出外游玩的友人A陡然发现,此前国家发改委明确重申旅游景点不得在国庆节前集中上调门票价格的“禁涨令”,反而像往火盆里泼了一锅滚烫的油,旅游景点顶风涨价不光未见被禁,涨幅有的甚至高达到70%。
“你要涨价,我偏不让你得逞。”A一向不是“五好青年”,多年的自助游生涯,让他深谙抄小路逃票之道。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前有广州大刀阔斧处理2007年闲置“地王”,后有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储备制度建设和运行情况调查的紧急通知》彻查囤而未建,对于高溢价的“地王”,从地方到中央的政策全是大红的“禁”字。
然而让政府“颜面扫地”的是,为了撑起一片“金九银十”的天,最近的土地市场反而又开始闹腾起来,大有一片“你要禁,我偏不听”的意思。9月,政府放量推地希望为市场降温,结果迎来一二线重点城市“地王”频出,从广深京沪全面爆发的单价地王到中海拿下上海70.06亿的总价地王,这些价格贵过面包的“面粉”正以失衡之态疯狂蔓延。
正如旅游景点见风涨价一样,在楼市回暖当头,地价往往随着房价的飙升而不可抑制,2007年如是,2009年亦如是。中国特色的地价与房价联动的现象,始终成为压在政府心口的大石。君不见2007年土地市场一片红火,最终在2008年市场低迷期一片退地之声,而此时本该推楼发售的昔日地王们,还在“金九银十”中长荒草晒太阳。
撇开地王不说,手上握有大把土地的开发商不光“囤而不建”,然后向政府抱怨供地不足,甚至出现“地荒”,这种“恶人先告状”的行径着实和景区涨价的听证会如出一辙。根据中原地产研究机构公布的一项关于全国12个城市土地数据研究报告称,40家知名开发商于2003年至2009年上半年间获得的住宅土地中,目前“在售”和“售完”的地块仅占43%,剩余57%的土地尚未形成实际供应,其中27%的土地“待开发”,30%的土地“规划在建”,没有形成实际的销售量。
“怪现状”不断出现,地方政府越是放量推地,越是有开发商一路推高地价,今年的“国企”军团更是搅得各地市场烽烟四起。于是政府“斗地主”往往成为笑话,而政府面对“地王”的束手无策,更让人们坚信,他们就是穿同一条裤子的人。
无论是“禁涨令”,还是“斗地主”,政府苦心犹在,然而决策都被利益消解。处罚机制不明,执行力度不够,这或许是既得利益者们敢于一次次顶风而上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