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想到了当年“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睛,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的荷兰郁金香。
1636年,以往表面上看起来不值一钱的郁金香,竟然达到了与一辆马车、几匹马等值的地步。就连长在地里肉眼看不见的球茎都几经转手交易。
1637年,一种叫"Switser"的郁金香球茎价格在一个月里上涨了485%!一年时间里,郁金香总涨幅高达5900%!
所有的投机狂热行为有着一样的规律,价格的上扬促使众多的投机者介入,长时间的居高不下又促使众多的投机者谨慎从事。此时,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导致整个市场的崩溃。
最后泡沫终于有人踢破,郁金香价格狂泻,并引发了荷兰的经济灾难。
同样的故事还在近代上演着如美国的互联网泡沫。
最近的普洱茶也是。
当房子已经丧失其居住功能,成为一个投机品和击鼓传花的道具的时候,离甭盘也就不远了。
不过这样的情况下并非没有机会,我相信经济史的演绎从不基于真实的剧本,但它铺平了累积巨额财富的道路。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
这个游戏就是博傻,看谁最后接盘,衷心希望我们不要成为击鼓传花游戏的最后接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