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据了解,在最新版的征求意见稿中规定,保险机构单一不动产项目投资的比例为该公司净资产的50%。但是,单一不动产项目投资占可投资不动产额度的比例和不动产投资计划发行规模,目前仍未有定论,还在讨论之中。
事实上,保险资金涉足不动产已有先例,不过之前多是利用自有资金购置自用办公楼,通过集团旗下信托、资产管理公司,或者是与其他公司合办专业公司进入不动产领域。
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泰康人寿、新华人寿、太平人寿等都有过这方面经验,仅金融街上就有中国人寿中心、平安大厦、泰康人寿大厦等。此外,民生人寿、太平人寿、生命人寿、中意人寿等也大举购买过写字楼。
“初步统计,截止到今年年初,险资已经布局不动产行业有200亿元。”保险公司投资部门人士介绍。
本次放开不动产投资后,在投资的资金来源上,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可用自有资金和责任准备金投资不动产,以万能保险产品和投资连接保险产品的责任准备金投资不动产的,只限于购买公开发行的不动产金融产品。
仲量联行北京研究部主管覃晓梅介绍,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保险公司都是当地房地产市场的主要投资者。例如三星人寿即是韩国主要的房地产投资者,而国泰人寿和富邦人寿则主导着台湾的投资市场。“考虑到中国各家保险公司的集合资产规模,新的保险投资政策具有大大改变中国房地产市场投资格局的潜在可能。”
保险巨头“整装待发”
尽管还差最后的“一声令下”,但在实践层面,一些大型保险机构目前已开始积极行动起来,储备项目资源。平安在今年8、9月,借助旗下信托公司大举进军房地产业,先后接触金地集团、绿城集团。尽管之前平安信托已开展过多个房地产投资,但是与上述大型地产集团的合作还是第一次。
平安在合作中承诺,三年内投资额将达到250亿元,平安将主要通过信托公司的第三方资产管理平台,针对合作项目设计具体的股权信托计划,和房地产集团一起投资优质住宅项目以及城市综合体项目。
中国人寿也在积极布局,国寿投资与信达投资公司在7月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商业地产、酒店投资和物业管理等业务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另有媒体报道称,中国人寿正考虑与金融街在投资不动产方面进行合作。
人保集团旗下的人保投资控股公司则在5月与金融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拟在投资不动产的政策研究、项目开发方面进行合作。人保集团负责人表示,人保集团一直就购置物业事宜与西城区及北京市金融局领导进行过多次沟通,并希望抓住金融街西拓的机会,为人保集团的整体入驻金融街及未来发展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