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房产资讯 > 正文

“土地财政”助推囤地行为 当适时作调整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09.10.02 来源:信息时报

        今年以来,开发企业拿地热情空前高涨,重点城市热点区域地王频出,不断推动房价上涨。而其背后,作为既得利益者的地方政府,受益颇丰。如北京单是6月份,土地收入便超过百亿。  

  土地出让金历来是地方政府的一大财源。除去征地、拆迁、补偿、税费等成本,土地出让的净收益一般在40%以上,土地出让金在一些地区能占到地方财政收入的50%以上。在4万亿投资计划下达后,地方政府为完成配套投资目标,面对的财政压力空前巨大,因此“卖地生财”再次在一些地方兴起。

  应该指出的是,土地财政可能滋生开发商与地方政府的“共谋”行为。由于开发商是“财源”,因此,在房地产开发中,地方政府往往会给予诸多“绿色通道”。在上一轮房地产热中,珠三角、长三角等城市的很多地王以“修改规划”的方式实现退地,无疑,地方政府在其中扮演了“合谋者”的角色。

  显然,这种土地财政模式并不可持续。一方面,“土地财政”对抬高房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而房地产税费最终会转化为商品房成本,由购房者买单;另一方面,卖地冲动会将数十年后的公共财政收入提前透支,一旦大规模城市化进程结束,可供开发的土地日益减少,未来的公共财政状况将会面临严峻考验。

  因此,专家指出,“土地财政”当适时调整。地方政府应将一定比例的土地集约化经营,向市场提供保障性质的公屋,以租金收入逐步替代土地出让收入。这一政府公共职能的完善,既可以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应,平抑商品房价;同时又能为政府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减少地产“灰色收入”。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购房专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07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59661号
客服电话:0591-83711427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