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9月,土地市场愈加红火,在短短10多天时间内,国内房地产开发商已投入了近300亿元用于土地争夺。其中,第二周(9月7日至9月13日)更是上演“地王”争霸,“地王”屡屡刷新。专家提醒,由于房地产市场经常受政策、经济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一旦房价出现调整,“地王”很可能深套其中。
成交红火“地王”频现
9月第二周(9月7日至9月13日)上演了多场“地王”争霸。天价地块相继诞生,土地成交价格屡创新高。
其中,9月7日宁波建材以21.92亿元取得一地块,该地块成为宁波今年以来的总价“地王”;同日下午,经过100多轮的竞拍,万科与中粮地产联手以总价22亿元摘得北京房山区地块,溢价率高达263%。
9月8日,保利地产经过150多轮的竞价取得南京河西金沙江地块,总价15.92亿元,楼面地价7553元/平方米,摘南京单价新“地王”。
9月9日、10日土地争霸赛进入白热化。三块“地王”分别在合肥、北京和上海诞生。其中,绿地集团以10.80亿元的总价,取得合肥211亩居住用地,楼面地价为5120元/平方米,刷新了合肥今年的单价“地王”纪录;深圳招商、华侨城联手取得宝安区地块,创深圳单价“地王”新纪录。
而最为轰动的是,中海地产在上海以70.06亿摘得今年全国的总价“地王”桂冠。中海地产此次拍下上海普陀区长风6B、7C地块,溢价129%,刷新了今年以来国内土地交易市场的纪录。
资金充沛是主因
从各地土地成交来看,各地“地王”的缔造者仍以国字头企业为主,中海、保利、招商、绿地等企业的表现尤其活跃。业内人士认为,央企的主业产能过剩,在通胀预期的背景下,提价能力弱,自然要加速进入会随通胀而提价的房地产行业。因此,动辄数十亿的天价“地王”,由国资背景企业制造,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原地产认为,充沛的资金是其背后的主因,这与资本市场近期的活跃,房企IPO又现高潮的效应密不可分。
中国建筑成功登陆A股市场,融资逾400亿元。万科近期获得建设银行500亿元银行授信,同时高票通过了百亿元增发方案;金地集团继不久前与平安信托百亿信托业务合作后,又于近期获得工商银行300亿元融资授信,同时完成数十亿元增发计划;绿地集团获国家开发银行300亿元授信。此外,还有一大批公司债和短期融资券计划纷纷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