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在修编之中的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一些渴求用地指标的城市带来了希望。
国土部官员表示,今年内将完成大部分省级规划的审查报批。截至目前,共有三个省份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获得了国务院的批准,分别是河南、山东和湖北。
近日,一位来自中部省份的国土官员对CBN透露,其所在的市(地级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正在修编,即将上报审批。在初步拟定的规划中,该市调整和核减耕地(包括基本农田)约20万亩,希望增加6%的建设用地指标。
目前,我国政府坚持18亿亩耕地红线政策,对耕地和基本农田实行严格保护,地方如要征收基本农田或者超过一定数量的耕地需要报批国务院。
该官员对CBN强调,这次在规划修编中调整基本农田,并非只是减少面积,还包括对区位进行调整等,符合现行的法律法规。而且,有些基本农田正好位于经济快速发展区域,不在规划修编过程中进行调整,以后极有可能出现保发展和保耕地之间的冲突。
省内指标分解有一定自由度
中国土地学会顾问王万茂也对CBN表示,在上一轮规划实施过程中,往往出现有地的地方没钱没项目,有钱有项目的地方却没地,这就得调剂,但在这个过程中容易触及红线。所以地方政府对这一轮的土地规划修编比较重视。
不过,土地规划修编并不能随意而为。《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已经将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有量等指标分解至省级政府,这属于硬性指标,不可轻易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