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际金融报》报道 观望,这是目前中国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流行性注脚。而“价升量跌”的数据显示,中国楼市走到了一个岔道口。对于后市,一批研究者认为,一线城市市场的量价关系显示出前期透支的征兆。房地产住宅市场必将面临拐点调整。另一种声音则认为,目前的开发商资金状况良好,提供佐证的是开发商拿地热情不减
“金九银十”或成泡影
随着7月传统销售淡季的到来,市场却酝酿着对未来房价产生普遍看涨的预期。与此同时,一线城市开发商已经开始有意放慢推盘速度。综合因素已经导致各城市库存量继续下滑。诸如上海、杭州、深圳等城市已经降到历史较低水平,市场供应开始偏紧。 不过,市场需求不免被高位运行的房价严重打压。30个检测样本城市的总成交面积环比6月下跌约4%。热点城市中,广州跌出100万平方米行列。
价升量跌的背后是观望心态浓重的表现。国巨资本总裁、首席经济学孙飞告诉记者,“观望”的本质是有效购买力的严重不足。他将此预见为“楼市泡沫的先兆”。不仅如此,接下来的市场或将由目前的价升量跌转化为价平量跌,最后出现量价齐跌的惨烈结局。
回顾今年历史数据便可看出,无论是研究机构甄选出的一线城市情况,还是被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纳入监测的72个大中城市市场,中国楼市总体已经迅速达到高位。此情此景之下,决策层不仅开始收缩流动性,并将以更加严格的态度收紧银行二套房贷制度。这样的针对性政策已经对房地产投资和投机行为带来了明显的压力。“投资和投机者们面对这样的政策措施必然谨慎面对成本压力,并提高投资风险的预期。”孙飞认为,过高的房价已经钳制了原本的刚性需求,有效购买力被大面积压制。
某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分析认为:“今年3月到8月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偏热,成交量非常大,已经透支了‘金九银十’的能量,难再现热潮。”他以身居城市—上海为例说,自2005年以来,上海已连续4年都没出现明显的“金九银十”现象,反倒是4、5月份的成交情况好于9、10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