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以来,福州一手商品房成交量逐周下滑,单周成交量从月初的776套降至月末的531套,幅度已超30%。近日,记者从榕城多家品牌中介了解到,几家品牌中介的二手房交易量也下降了30%以上。面对一、二手房销量的双双下降,业内人士表示,楼市进入调整期,市场上博弈心态明显,同时出现了倒挂和降价的现象。
现象
成交下降 倒挂、降价同时重现
尽管距离8月结束还有几天,但多家中介的负责人都表示,8月份二手房交易量大幅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一手房还是二手房,这样的数据都是黄牌警告。
21世纪不动产福州区域策划助理肖少锋告诉记者,7月底以来,市场仿佛一下子冷淡了许多。“虽然正式的数据还没出来,但是从签单的情况,已经可以了解八九成。交易量下降30%几乎是定局。”
肖少锋的观点得到业内的普遍认同,而“下降30%”的信号似乎也引起一些风吹草动。据记者了解,个别区域的二手房主开始降价,但也有个别区域出现了二手房价格高于一手房的“倒挂”现象。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现象,在去年楼市寒冬期间,也曾经双双出现。
“市场博弈的现象开始明显。”福州麦田房产总经理黄少华表示,尽管倒挂和降价只出现在个别区域、个别楼盘,还无法左右楼市的数据,但这些情况的出现,和年初至今一味的卖方市场比起来,显得非常惹眼。
分析
二手楼市进入心理博弈期
“政策影响买卖双方的心理。人们对政策的不同理解,造就了这一轮的心理博弈。”国广一叶董事长叶斌表示,7月的最后两周,商品房交易量下降的苗头已显。但当时人们对此的解读还是供需原因。8月之后,这一观点渐渐站不住脚。
“关键还在于政策。”黄少华也认为,心理博弈的核心,就在于买卖双方对政策信号的解读。依据海西发展规划,卖房者认为榕城楼市前景看好。而依据银监会一系列紧缩房贷的政策,不少买房者认为房价将进入另一轮调整。
这也使得市场从年初至今的卖方市场,转入一个心理博弈的阶段。二手房主动提价形成“倒挂”,只能说是卖方对市场过分看好出现的结果。对于这一情况比较显著的五四北、仓山旧区等地,业界反映成交量并不高。而由于成交量的下滑,降价的房源也有不少,多半售出。
“价降量升当然是理想状况。”黄少华表示。从今年的整体行情来看,旺销的行情已经持续了很久,楼市调整恰逢其时。如果能够促使价格适当回落,应该是一个各方都乐意接受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