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发现,眼下是否存在“泡沫”的问题,已经成为业界争论的焦点。尽管持“泡沫论”的业内人士不在少数,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的商品房市场泡沫成分并未过多积累。“事实上,一些交通环境较差的项目并没有出现盲目大幅上调价格的情况。涨价项目仍以中心城区或远郊交通相对便利的区域为主,这些区域的现有价值或预期价值能够支撑房价的上涨。”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告诉记者。
专家学者对于楼市“泡沫”问题则多持谨慎态度。“泡沫的标准很模糊,因此当前楼市有没有泡沫不好判断。另外由于房地产市场的区域化特点,不同的城市情况是不一样的。”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说,“地价的确是偏高的,但地王毕竟还是少数,且不是每个城市都普遍出现,因此不能仅以此来判断下半年楼市会有泡沫。”
信号频出
调控预期强烈
“上半年市场的部分过热,极有可能引发下半年的政策调控。”黄玺庆认为,最近杭州等城市二套房贷政策重新收紧,打出了政策调控的信号。中体奥林匹克花园总经理陈顺在做客网络直播间时透露,近日政策收紧预期强烈,“上班第一件事情就是赶快开会研究,凡是没有签约的赶快签,跟银行办理贷款,凡是办理贷款的赶快放。”
记者在采访中获知,业内对于下半年出台调控政策有着普遍预期,调控的方向预计会“从加快土地市场供应、收紧金融政策方面入手”。但对于政策的刚性预期,多数分析人士认为,鉴于房地产投资对整体经济进一步复苏的重要作用,短期内不会出台严厉的紧缩政策。“政府目前正处于两难的抉择中,在外需没有明显好转的背景下,即使出台新的政策,也是结构性的调整,绝不会出现转向。”
事实上,业内对于此轮调控的预期,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开始落地。早在6月30日广渠路15号地王天价成交当天,就有业界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土地市场的不理性将很快映射到房地产交易市场,政府对此一定会有动作。”而就在本周,北京市国土局研究室主任靳京在国土部召开的“当前土地市场形势分析专家座谈会”上说,北京将采用“多储快供”的供地策略来控制地王的频繁出现,最终达到平抑楼价的作用。按照计划,下半年北京将供应土地1000公顷,而且将以住宅用地为主,其中包括普通商品房和政策性住房项目。同时投入1000亿元用于土地储备。
这一切,也许仅仅是一个开始。晨报记者 杨舒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