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40天时间,北京房地产市场拍出4块“地王”。5月21日,富力地产以超出挂牌起始价4倍的10.22亿元,取得广渠门10号“地王”;6月25日,北京通州九棵树“地王”以17.4亿元的高价,落入华美地产旗下子公司祈连地产囊中;6月26日,成都中泽置业以19.6亿元,拿下北京奥运村乡“地王”;6月30,方兴地产以40.6亿元获得广渠门15号地,成为北京市土地出让以来总价和楼面地价的双料最高“地王”。
广渠门15号地拍卖之后,现场竞拍仅以微弱劣势失手的潘石屹嘟嘟囔囔地说:泡沫!于是市面上大呼“泡沫”者众,一些业内人士也捶胸顿足称地价过高必然房价过高从而形成对老百姓的掠夺。
上述四块地和四家企业都因为各自的原因成为市场中的特殊角色,富力地产看起来对位于“富力老城”襟怀之中的10号地志在必得、通州九棵树地块也因为紧邻地铁而价格飙升。虽然能由此看到市场一斑,却不能以偏概全认定全局。
首先,对开发商来说,有一句行业俗语叫做“算清楚账”,从拍地开始就要手拿着计算器,将土地成本摊入每平方米售价,同时将迅速演算各种税费和配套费用,在举牌的时候,一边张口说着成本,一边闭口默念着利润。土地价格可能直接导致利润的变化,但是降低土地价格,不代表开发商就会自觉降低利润。
再者,这些地块上的房子是不是给普通百姓建造的第一居所?答案是否定的。中低收入人群的居住问题,不是把土地便宜了卖就能解决的,“争取用3年时间解决750万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和240万户棚户区居民的住房问题、安排430亿元补助低保住房困难家庭的实物廉租房建设、积极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帮助进城农民工解决住房困难问题、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范围。”政府没有把解决百姓居住的事儿推给市场。
无疑,上述黄金地段生产出来的高价、高品质房屋,是卖给多次置业、多次改善住宅或具有投资能力的“成功人士”,是一种完全市场行为,对普通老百姓谈不上“掠夺”。就像宋丹丹扮演的白云大娘,人家“成功”之后一定要穿4万元一件的貂皮大衣(错!貂绒),太便宜品质太差还不穿呢,有买有卖没人强求。
当高端住宅走出了原始的居住需求,价格就不是唯一重要的东西,开发商出手拍地说明有利可图,不是赢得了利润就是赚得了眼球;购房者出手更是因为物有所值自己的投资、改善计划得以实现。
别把“地王”当回事儿。不可否认,为防通胀人们盲目投资楼市的情况正在抬头,但土地市场的出路不仅仅是刚刚走出昨天的低迷就进入明天的泡沫。这四块地本不见得是什么“王”,旁观者人为地起个名字再去批判,本身就不利于楼市的冷静思索,一哄而起唱衰楼市就更给刚刚回暖市场泼上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