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至6月,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4505亿元,同比增长9.9%,增幅比1至5月提高3.1个百分点,1至5月这一数字是10165亿元。专家认为,房地产开发投资回升说明房地产开发商的投资信心和投资能力已经有所恢复,但房价持续“高烧”不利于楼市健康发展,目前楼市仍处于去库存进程中,持续居高的房价可能引发楼市重新进入观望进而陷入新一轮的调整。
记者了解到,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增长的同时,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新开工面积等也小幅回升。1至6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23.9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2.7%,增幅比1至5月提高1.0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4.79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0.4%,降幅比1至5月缩小5.8个百分点。
亚豪机构副总经理任启鑫分析说,房地产开发投资等代表房地产市场未来发展走向的先行指标出现转暖主要是受政策和市场两方面作用而形成的。政策层面上,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宽松政策,特别是对开发企业自有资金比例从35%调低至20%的规定,给予了处于困境中的开发商极大的支持,而市场流动性的放宽进一步令开发商的资金状况得到了极大缓解,这促进了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升温。
市场层面上,全国上半年楼市销量面积、销售额均呈现出大幅度的增长态势。以北京为例,楼市销量自3月份迅速拉升后,一直保持高位运行,商品住宅的单月销售套数更是连续4个月突破15000套,这不仅扭转了开发商年初的悲观预期,而且使得他们的流动资金颇为充裕。短期的生存问题解决后,开发商开始考虑未来发展问题,因此,5、6月份,保利、万科等行业领军企业开始大举出手,各地“地王”频现,一些曾在2008年流标的地块今年也高价成交,土地溢价节节攀升。
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认为,房地产开发投资等指标的回暖趋势并未改变,6月份环比涨幅比较大。这说明经过上半年的市场回暖,房地产企业的投资信心和投资能力有了明显的恢复,其中,“地王”频现就是信心恢复的一个很好的证明。而市场销售的快速回暖,令开发商的资金压力大为缓解,信贷条件的宽松也让企业具备了更强的投资能力,这有利于市场的进一步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