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以急行军的速度突破72美元,似乎要直奔高盛报告刚刚预测的85美元,姿态之迅猛令人大惊失色,正如当年它从147美元急跌至33美元一样,运行轨迹煞是诡异。
我国A股自年初展开反弹,上证指数涨幅至今已逾60%,熊市反转得如此之坚决令人匪夷所思,正如当年它从6124点狂泻至1664点一样,亦远在我们的经验之外。
楼市今年一季度的小阳春已属地产商的意外之财,4月众多城市更创下成交新纪录。5月起,一些楼盘急不可耐地宣布涨价,动辄千元。虽然去年10月我认为2009年下半年起楼市成交量将进入恢复性增长,但老实说,我没有料到它会来得这么早,更没有想到几近于抢劫的涨价如此之多。
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也好,国内资本市场也好,其表现往往要大大超前于实体经济。国际油价半年就上涨了1倍,并不是说还在金融危机之中挣扎的国际石油需求就增长了1倍;上证指数半年上涨超过60%,也不表明整个2009年为8%而奋斗的我国经济就已在半年内实现了同步增长——说起来这像是经济常识,理解却还是有一定困难。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在某个时间长度内,市场波动太大,速度太快。
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从来都有很重的投机炒作色彩;A股市场,虽然不少分析师已经开始用新一轮牛市的启动来解释或者鼓吹,但都掩盖不了它越来越灿烂的泡沫味道。那么,楼市呢?
我们的楼市在透支。今年2月以来,经历金融危机的美国人,正以储蓄率的连续增长来修正他们已沿袭几十年的透支消费模式。但急功近利的中国地产商们,却要将透支住房需求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