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御用专家和媒体为地产商说话自不用言说。而地方政府,因为地产作为其“第二财政”的特殊地位,政府“托市”的迹象一直存在,而最近更是“公开化”——“卖房就是爱国”,“红头文件规定副科以上干部替地产商卖房”等言行就是明证。
这表明,在强大的地产商面前,购房者永远是弱势群体的境况仍将持续。而最近媒体和地产商共同营造的楼市“小阳春”氛围,再次迷惑了购房者的双眼。但这并不意味着购房者“扛”不过地产商,因为购房者至少可以死守住自己手中的人民币。
其实,地产商的把戏也并非多高明,比如雇人排队“抢购”楼盘,管吃喝还净挣50元;房展会上上演“订房”好戏:前台签单,后台拿钱走人;拿出一套特价房“勾引”购房者,电话以最后一套的“谎言”催促购房者尽快做决定。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曾不只一次地听到某些地产商内心“死扛”房价的痛苦和纠结,戏剧性的事情往往就在这样的时刻发生:心急的购房者本来还可以死守住手中的人民币,却在地产商烘托的假象中,再一次成全了地产商。
在未来的日子里,房价是会降还是会升,没有人说得清楚。但是,当一帮不明真相的群众选择在这个时候纷纷涌向售楼处,掏出自己积攒多年的人民币,希望能博一把时,房价见底的日子也就不再有希望,而我分明看到了一旁的地产商那阴险的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