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房注销很容易假提价假备案抬头
近期,省外的部分开发商就被媒体曝出把楼盘假提价备案后,再予以注销,以营造该楼盘价涨旺销的托市氛围。连日来,在福州本土的多家地产网站论坛里,也出现了福州网友的质疑声。
网友们把多家并不知名却连日高价热销的楼盘列入假报备嫌疑名单,并呼吁主管部门公开福州各楼盘的备案再注销的名单和数量。昨日就有一位网友曝料,上个月,她买了金山某知名楼盘的房子,售楼小姐跟她说是抵押给银行的,但其实是已成交并上网备案的房源,“备案的价格是8322元/平方米,而再卖给我的价格是7700元/平方米,后来才得知这是假报备。”“有个别开发商这么干,因为报备的数据是公开的,传递给购房者的信息就是该楼盘价格这么高还很好卖。”福州一家房地产策划公司的相关人士私下向记者透露,曾有同行借鉴外地的做法,让开发商找几个朋友或亲戚当托,连续几天分别买下十套高价位的房源,经签约报备后,其成交业绩就公开了,这样可吸引购房者关注并前往看盘,而售楼部的报价可略低一点,在“房源所剩无几”的假象下,其压迫式的营销,大大提高了成交率。
业界人士认为,出现假报备现象主要是政策对已签约报备的房源注销环节的限制松绑。旺市时为了防止炒期房,注销管得很严,有的甚至不让注销。但淡市后,注销变得容易了,只要开发商出具买房人出国或无钱还款等证明,就可以给假报备的房源办理注销,再上市交易。
业界人士也提醒购房者,对于突然在一天之间就报备数十套房源,而且房价远高于同区域均价的楼盘,应特别谨慎。
个别楼盘疑似假按揭
比起几乎不用成本的假报备现象,近期福州楼市又盛传某几个楼盘有假按揭行为,进而人为造成成交量暴增。
最为典型的一个疑似案例,是市区二环路旁的某高端楼盘,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楼盘,在3月份的连续几天内,位居销售榜前列,共销售近百套。令业界纳闷的是,在每平方米万元以上高端楼盘滞销的行情下,其高达上万元的均价,为啥还能爆发式热销?后有购房者向售楼部打探消息,得知是开发商的朋友“内部认购”的。
另外,有个别楼盘因短期高价热销被怀疑是假按揭后,向购房者解释“买家是某个购房团集体下单的”。而近期市场亦传有一种升级版的假按揭现象,如某个地产商因资金链出问题,在开发贷款受限的情况下,遂以其关联公司的名义,缴纳20%的首付款后,一口气高价买下数十套房源,从中获得银行占房价80%的贷款,开发商除了以更低的按揭利率套现外,还可造成楼盘热销的假象。
“大型品牌房企一般不敢这么干,但不排除有小型地产商,因资金链面临断裂,为了应急偷偷采取假按揭,以变现利润维持企业生存。”福州房地产学者陈国旺称,上述疑似案例,将给福州地产界敲响警钟,因为假按揭一旦败露,除了房企的信贷征信被毁外,后期的销售也将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