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资讯头条 > 正文

买不起房是市场低迷主因 百姓买房与道德无关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09.02.1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 石建勋

 
      毋庸置疑,目前各地房价还是较高,老百姓买不起房是市场低迷的主因。房地产作为中国经济的一大消费热点,对中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遗憾的是,由于目前土地政策、房地产方面的公共政策和产业政策、房地产开发模式和居民保障住房政策等相互矛盾且不配套,房地产业陷入了这样一个矛盾的怪圈:一方面土地的垄断性决定了房地产业并非是充分竞争产业,房子也并非是完全市场化商品,具有改善民生的公益和保障性质;另一方面房地产开发模式却是完全的市场化、企业化开发。通过各种办法拿到地的开发商完全按照市场化操作,为追求超额利润,将房价炒到奇高,造成了目前房地产市场低迷这样的困境。一方面,房地产价格飞涨,老百姓买不起房,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跟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另一方面,房地产价格飞涨,造成了该行业超高利润和每年中国内地富豪的排行榜上的地产业富豪聚集。习惯了高利润的地产业富豪商们不愿降低房价,一再呼吁政府维持高房价救房地产企业。近日一些地方政府出台政策要处罚降价销售的房地产企业,一些政府官员公开鼓吹“买房爱国论”,则把这种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银行和老百姓之间的利益矛盾关系赤裸裸地展现在公众面前。因此,我们应该看到,如果房价降得过快过低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对房地产企业利润和银行的金融资产安全都可能带来不利影响,降低房价的后果所涉及的利益主体——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和金融企业,在房地产价格的理性回归中表现出较多消极性,而恰恰是这些利益主体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和主导权。

     当前,各地政府要全面贯彻执行国务院有关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措施和政策。救房市不应是维持高房价,也不应是救房地产企业,而是让老百姓买得起房。未来还应该把改善民生与调整房地产供应结构紧密结合起来,加大保障性住房的供给;把促进房地产繁荣与改革中央与地方财税体制和改革房地产开发模式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房地产政策,让消费者获得更多的实惠,才是重新激活房地产市场的根本,这不仅是刺激经济之必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改善民生之必须。房地产业也应尽快顺应历史潮流,降低利润预期,薄利多销,才能度过难关。

    (石建勋 作者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购房专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07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59661号
客服电话:0591-83711427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