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建设部的人士透露,保障性住房的资金来源力图摆脱对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单纯依赖,而是以公积金、机构资金和社会闲散资金等为主。
据了解,在有关管理机构的协调下,其他银行也加大了对保障性住房的投入力度。日前,中德住房储蓄银行与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管局签订了支持天津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合作协议,其协议承诺在未来三年内,意向性向天津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总额为200亿元的金融支持。
背后的博弈
诸多业内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80亿元的保障房资金投入,标志着保障房与商品房之间的第一轮博弈已暂告结束。此前,以刺激消费、消化存量商品房为主,还是以新增保障性住房供应为主,是政府与业界普遍争议的焦点。
“扩大保障房投入和消化商品房存量对经济都有拉动作用,但存量商品房的风险压力主要在银行,涉及开发贷款和按揭贷款。银行自然希望尽可能消化存量商品房。”一位北京的专家表示。
而在房地产业界看来,建设部公布的9000亿元保障房的投放是巨大的供应,如果这些住房真正建成,那么普通住宅市场基本会被保障房占领,仅存的普通住宅在成本方面也无法与保障房站在同一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