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信贷井喷并不意味着银行投放思路逆转,而是政策导向的必然结果。”一位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公司部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
“去年上半年各商业银行一直都执行从紧货币政策控制下的信贷规模按季投放,至三季度末,已有相当规模的企业信贷需求累积,信贷规模的急剧放大是这部分需求集中释放使然。”郭田勇说。
而银行信贷集中在上半年投放的惯例也使得1月份信贷过快增长有其合理性。据上述银行信贷审批人士介绍,银行的信贷投放历来呈现出季节性特点,上半年比下半年投放得多,在比例上可能是“上六下四”或者“上七下三”。
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也持相同观点。据其统计,2003年~2008年,1月银行贷款投放占全年贷款总投放量的比重约为12.0%~18.0%。按2009年新增银行贷款目标为5万亿元计算,可比口径下1月份贷款增速大致在18.6%~20.8%之间。
商业银行在盈利压力下的市场份额之战也使信贷投放热情急剧攀升。上述银行公司部人士表示,现在银行面临局部流动性过剩,手头资金十分宽裕,加之准备金率下调,存款利率下降,利差收窄,银行只有加大投放,大幅扩张,才能保证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
某国有银行负责人介绍,今年银行业经营环境异常严峻,在信贷政策上,各家银行已制定了详细措施,只有早投放,才能早回报,减轻以后的经营压力,一季度将是各银行信贷竞争的焦点。
但也有评论认为自去年央行接连降息以来,银行连续3个月新增贷款走高,难以用“以量补价”来解读银行放贷动因。该评论认为,除了决策层鼓励银行放贷因素,银行增加信贷投放支持经济企稳,也是为了避免银行存量业务因经济不断下滑而暴露更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