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赶到政府工作的绩效,常常说政府工作绩效不好评估,我看就房地产宏观调控而言,有几个参数是可以纳入的,即政府高层个人敢不敢讲常识话?统计局数据能不能稍为详细一点?土地部门敢不敢承认政府垄断土地有利也有弊?控制18亿亩耕地有没有那么神秘?调控组合拳的互相抵消的理由和效果是不是可以定性和定量地说一说?
房价在猛涨时,宏调管理的短视者即使有忧还有几分侥幸的喜悦,老百姓买不起房感到既忧又苦甚至有几分绝望,开发商有喜悦亦有几分惶恐,而房价进入下跌通道时,宏调管理者和开发商都极其痛苦,下降周期成交量惨淡,老百姓也谈不上快乐,只不过少了些绝望。如果这是市场的周期,那周期形成的决定因素在于百姓的绝望与否。周期要按照不让百姓绝望的底线来运行,这就是最乐观主义的周期了。
而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也可以说是按照“天不绝人”的底线来运行的,通过美国的次贷危机引爆危害已久、已深的金融机制——或许还有根深蒂固的殖民机制,看看奥巴马上台,是不是上帝派来开启纠正这个隐藏在“正义、进步、人文主义”背后的殖民机制的序幕的?
如果对这世界和中国是乐观的,我们就能看到这种避免多数人绝望的底线对房地产业的最高指示,因而可以定义房地产的未来要走甚么样的路。在痛苦过后才能把握长久幸福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