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内容主要包括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商业银行要根据信贷原则和监管要求,加大对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特别是在建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对有实力有信誉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兼并重组有关企业或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和相关金融服务;支持资信条件较好的企业经批准发行企业债券,开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上述政策的出台,无疑会放松开发商的外部融资压力,让资金极为紧张的房地产企业松一口气,延长后者的生命线。
不过,国务院政策的放松,并不代表开发商就此可以高枕无忧。由于国内房地产公司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各商业银行评估地产开发项目的信贷风险依然很高。地产商是否能够得到银行体系的充足信贷仍有疑问。
8、开发商如何转型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朱中一在 “2008中国城市住宅与房地产发展高峰论坛”上说,房地产企业要主动顺应形势,从研究市场规律入手,主动调整和转型。
他认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转型过程中要坚持两个理念:一是科学发展;二是诚信经营。同时要提高三个能力:一是提高对市场的前期策划和判断能力,研究企业的开发期、开发目标、开发产品,包括积极参加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建设,开发省地节能环保型的建筑;二是提高开发建设的能力,提高产品的含量,提高住宅的水平;三是提高企业的融资和资金管理能力,加强成本核算和财务管理。
明年或许是房地产企业的转型之年。此前,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也曾认为,国内的房地产企业需要在商业模式和战略上转型,不过现在转型已经有些晚。
此前,SOHO中国、北京万通地产和上海长峰集团等,都在最近两三年间完成了转型,由单纯的住宅开发商,转向为商业地产的开发和经营商,以持有、经营商业地产为公司的主营业务。
明年,是否会有更多的开发商步这些公司的后尘,将成为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