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调整的过程中,总会产生一些属于特定市场环境下的产物。在楼市萧条时,福州也出现了十分突出的三大现象:退房、退地、一二手房价倒挂。
在房价持续高涨时期,没有人会吃了亏还毁约。但在2008年,买房人签完合同后又毁约的情况是屡见不鲜。他们毁约的唯一理由是,房价持续下跌。据记者了解,福州大部分开发商都处理过“退房”案例,他们处理的退房金额,少则五六百万,多则四五千万。一位开发商告诉记者,在他们的楼盘中,甚至有买房人宁可舍弃20万的首付款,也坚持退房。买房人对市场的担忧不是没有根据的,至今为止,福州市多数楼盘降价幅度达到了20%,个别楼盘超过30%。
与“退房”同病相怜的还有“退地”现象。今年3月,福州的一家开发商以放弃7000万元保证金的代价,退出了2007年9月11日以总价9.04亿元、楼面地价高达9953元/平方米的白马路地块。融信退地行为虽然有点“壮士断腕”的悲壮,但在低迷的市场中,却不失为一种理性的行为。据传,福州还有两三家开发商也效仿融信退地,却都没有如愿。
二手房比一手房更好卖,价格更贵,这就是所谓的一二手房倒挂。前几年,二手房一直以价格略低于新房的优势,吸引不少购房者的青睐。然而,从今年起,受开发商大幅降价的影响,二手房价高过周边在售新盘价,或同一小区二手房价高于一手房的怪现象频频出现。即便是出现价格倒挂,买房人依然选择有着现房优势的二手房,而这一点恰恰是人们对期房风险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