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判断市场好坏通常会看两个指标:一是交易量,二是价格。2008年,这两个指标出现双双直线下滑的情况。
相关数据显示,从2007年9月以来,福州商品房成交量逐月萎缩,同比跌幅高达65.4%。2008年10月,在福房指数披露的相关数据中,我们看到这样的一组对比数据:2007年6~12月福州商品房成交量为308万平方米,而2008年1~6月商品房成交量仅为107万平方米。半年时间,交易量竟然缩水近六成。无独有偶,日前,福州某房地产人士在对全市1~11月份的商品房交易数据进行统计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今年福州市商品房交易量仅为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
而在价格方面,更是严重下滑。据省统计局城市调查总队10月份的统计报告显示,福州市房价自今年1月份以来连续10个月回落。在对市场的调查中,记者发现,福州商品房价格整体跌幅均超过20%,个别楼盘在30%以上。以比较抗跌的市中心房价为例,去年9月,市区楼盘均价都在1.2万元/平方米以上,如今不少楼盘均价已经跌到8000元/平方米;郊区以金山为例,不少楼盘去年均价在7000元/平方米,有的甚至上万元,如今均价下调至5000元/平方米。低楼层的房价仅在4000多元/平方米,价格回落到2006年上半年的房价水平。
楼市的“低迷”除了体现在数据上外,也反映在市场上。售楼部是开发商判断市场好坏的晴雨表,福州某售楼小姐告诉记者,从2007年10月开始,各大售楼部就失去往日的热闹,多了几分冷清。主动上门买房的客人变得越来越少。这种状况从年初一直延续到年底。年初,个别资金紧张的开发商陆续开始了首轮降价促销,通过降价把房子卖出去了。这一现象折射出“降价是市场唯一出路”的道理,很快,福州楼市爆发了全线降价的风潮,最典型的是福州金山各大楼盘在今年4月份集体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