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的楼市调整并没有浇灭消费者的信心,经济的蓬勃发展和A股牛市的起步,让消费者的“荷包”日渐充实,人们对未来收入水平增长的预期强烈。因此,尽管宏观调控政策暂停了上海楼市的疯涨,但却没有削弱人们对买房消费的渴望,潜在的消费力是惊人的,政策的压制最终导致了2007年消费力的集中爆发。
但2008年与2005年截然不同的是,经济环境和股市都发生了逆转。随着经济下滑,企业裁员、降薪,以及股市下跌导致的财富蒸发,都让消费者不得不对购房三思而后行。需要强调的是,2005年的政策只是压制需求而非削弱需求,但2008年的经济状况却实实在在地削弱了楼市的购买力,在供应有增无减的背景下,上海楼市的供求关系已经被彻底逆转。在经济状况没有好转,楼市的购买力没有恢复正常水平之前,企图靠拉投资客“下水”来再度制造繁荣,最终会被证明为一种妄想。
事实上,近期以来,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正在下降,各行各业的消费力都在下滑,“现金为王”的想法正在蔓延。而高昂的房价导致房屋支出在消费者总支出中占比过重,首当其冲地成为消费者“节约”的对象。对此,有专家指出,由于大家的预期过于悲观,此时此刻,降价已经不是重振楼市的有效法宝了。
换句话说,上海楼市遭遇的,不仅仅是价格拐点,还有消费者的信心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