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许多影视剧里一些形象恶劣的老板角色喜欢用房地产开发商这不能不说明开发商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印象如何。有些开发商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故意囤地、捂盘惜售、违规操作等等。为了利益挖空心思,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如果开发商有爱心也不会在公众场合惯性地说出只为富人盖房的伤害百姓的话。
一直以来,购房者虽然身居上帝之位,然而却属于弱势群体。实际上作为楼市的主人,购房者和开发商是平等的。开发商和购房者谁都离不开谁,而维系这种关系的不仅仅是利益,仅靠利益既不长久也不可靠,二者之间需要一种真实平等的互相信任和理解。
购房者和开发商绝不应当是只有仇视和欺诈,我把开发商比作电视剧里的婶娘,而婶娘这类人在继承了爷爷一代的劳动成果却没有沿袭老一代的优良品质,他们更懂得珍惜自己,具有了更多的自私,他们更懂得生活的享受,缺少对他人的奉献。尽管婶娘的角色在戏中让人恨之入骨,但绝非是不可救药之人,她是可悲的,心灵是扭曲的,但是还能改造,最后还会被真情所感化。要不然乡亲们也不会说这样的话:“过去看到小花的婶娘那么对待小花和公公,真的很希望她能得到报应,但是当她真出了事之后心里却高兴不起来。”
正如我们的开发商一样,我想他们在利益面前想无动于衷肯定需要很大的定力,他们能说出作出有些让人寒心的话和事来,百姓们也都没太放在心上。在今天开发商遭遇寒冬的袭击时,购房者们没有像痛打落水狗一样报复,而是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同抵御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压力和挑战。开发商应该为购房者所感化,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奉献出更多的爱心。为社会提供“放心”的住宅产品和服务。守法经营,规范自身的经营行为,解决当前房地产开发、销售、物业管理中存在的纠纷;打造一个具有公信力的企业形象。更加注重服务质量,更加注重社区和谐。
当然购房者也需要拿出自己的爱心,为寒冷的楼市来取暖。
只有这样,楼市这个大家庭才会像《暖春》的结局一样其乐融融。暖春的换取不是某个人的功劳,而是大家用自己的爱心点燃彼此。只有开发商和购房者心里都暖了,才有可能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暖春。否则,即使开发商期待的暖春来临,没有爱心的楼市也不会开“花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