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行趋势明显的房价不仅承受着行业高库存的威胁,还面临着近万亿元保障房投资的结构性冲击。
建设部副部长齐骥表示,今后三年,全国将新建200万套廉租房和400万套经济适用房,同时,完成约220万户林业、农垦和矿区的棚户区改造,总投资将超过9000亿元,平均每年3000亿元。
从各地近期出台的楼市政策来看,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其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取向。比如,北京日前出台的楼市新政就明确表示,将加快推进在施工的530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和限价房建设,落实今年800万平方米建设任务,明年计划新开工政策性住房850万平方米;北京还将限价房覆盖范围扩大到了公务员和教师等人群。
潘石屹认为,保障性住房将改写楼市格局。与保障性住房相邻、档次差不多的普通住宅的价格会逐步地向保障性住房靠齐,普通住宅开发商的生存空间将面临很大的压缩。但也有专家认为,保障性住房挤占了原本就紧张的商品房土地供给,从长远看会对商品房价格起到一定的助涨作用。
同时,业内对如此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计划能否实现持怀疑态度。国信证券报告认为,2007年北京计划建设25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350万平方米限价房,如果全部得以落实的话,按正常施工周期测算,基本能在今年上市供应。而今年年初至11月21日,北京经济适用房的上市量仅为70.1万平方米,限价房的上市量仅为252万平方米,距2007年计划尚有较大缺口,2007年的计划已难完成,有理由相信2008、2009年也将无法实现。
业内专家称,不管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最终能否实现,其受到地方政府的更加重视必将显著影响楼市供求双方的心理,需求被进一步分流或推迟会助长目前的观望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