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司长侯忻民对媒体表示,中央提出的保障性住房现在包括3种,即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棚户区改造。
“这其中都没有提到限价房。”分析人士认为,这是限价房退出市场的明确信号。
“限价房、经济适用房都具有商品住宅的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在市场上流转,而安居房与廉租房都是纯粹的保障性住房,因此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在房地产市场下滑期间处境比较尴尬。”一位建设部内部人士对媒体表示。
事实上,正是限价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商品房属性,造成真正的低收入人群不是根本买不起这类保障性住房,就是很难买到这类保障性住房。而限价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定位不清,是这两类保障性住房一直难以发挥应有功效的主要原因。
“这也有一个历史的原因,当时经济适用房被定义为商品房的一种,但同时又含有政府补贴的性质。这主要是希望其既能拉动GDP,又能给部分中低收入人群提供住房保障。”业内人士表示。
因此,调整经济适用房的定位也成为接下来的重要任务。有消息表明,为避免定位模糊,接下来经济适用房将购买对象由原来的“中低收入人群”改为“低收入人群”。
汪利娜认为,一个完整的住房保障体系中,住房保障的对象,从狭义上讲是对少数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提供的特殊保障;从广义上讲,是对广大社会成员以提高其住房消费能力为目的提供的普遍的住房保障。
有专家表示,如何安排“3年9000亿”计划中的投资结构,如何协调经济适用房与安居工程之间的关系,将是接下来政策调整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