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中房协副会长、秘书长朱中一在“地交会”上透露,中房协又给国家发改委递交了一份政策建议,建议发改委将各地出台的“救市”政策中有效的内容进行总结和整合,上升为国家政策出台。
北京、沈阳、南京等城市被列为表扬名单,这些城市“成功经验”就是当地开发商配合政策出台的“救市”政策,对在售楼盘进行大幅度打折、降价。
以北京为例,11个部门联合出台了房地产刺激政策,对税费进行了减免,还将公积金贷款上限调整到80万元,调整了普通住宅标准。同时,北京的开发商在11月开始了甩盘潮,多个楼盘进行了8折优惠,开盘销售都比较好。
但是,与中房协等部门和专家的意见不同,多位学者对“复苏”表示质疑。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认为,11月份各地的房屋交易量反弹,主要原因是10月份很多购房者等待税费优惠等新政实施,很多交易合同拖到11月才签的缘故。另外,北京的数据表明,11月销售房屋中保障性住房(限价房和经济适用房)占比超过了一半,也说明了商品房市场冷淡。最后,11月份楼市反弹是开发商大幅度降价的缘故,这种降价和热销能否持续,可以存疑。
北京经济信息中心研究员齐心也对本报表示,11月份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销售出现了回暖迹象,这是10月份以来保障性住房和政策性住房供应的放量、国家大规模刺激经济政策对购房者心理预期的调整、开发商较大幅度促销让利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触底反弹”还有待观察。
远洋地产市场部经理肖劲则指出,11月28日北京市建委曾组织房地产企业介绍销售经验,他认为大幅度降价措施不可能是开发商一直推行的措施。而海尔地产总裁卢铿直言,当前的折扣价格下已经有很多楼盘出现了微利或者亏损,开发商下一步打算是“过冬”,楼市不可能这么快迎来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