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福州市停车场管理条例》(草案)交由福州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初审,审议中集结了不少意见:如通过价格杠杆鼓励单位开放停车场、增设夜间专用停车位、地下车库低价或无偿供应……成为会议亮点。
通过价格杠杆鼓励单位开放停车场
福州市区还有许多写字楼、部门大院“禁止外来车辆入内”的情况,草案提出,商务办公楼、对外承办行政事务的办公场所未按规范配套建设停车场的,应当在改扩建时补建,而作为“本单位、本居住区”的专用停车场,草案鼓励专用停车场在满足自身停车需求的情况下对社会公众开放。
对此,有常委会组成人员表示,“福州的公共停车场,除了新建的几个大卖场以外,总量其实是很少的,专用停车场的量很大,物价部门应该通过价格杠杆,让这些专用停车场的业主有利可图,才能真正扩大停车场的供应量。”还有常委会组成人员表示,停车场主要还是以道路停车为主,而福州目前道路停车难、停车乱问题仍严重,参考欧洲、港澳等地的经验,可以通过设置单行道、单行道上单边停车,从而有效解决道路停车难的问题。
地下车库应降低收费
针对目前停车收费管理的一个主要问题:有的道路停车收费低于公共停车场(主要是地下停车场),导致车主不愿意把车辆停放在地下停车场。有委员建议,通过政府补贴,将地下车库无偿或低价使用的办法,将福州的地下车库“挖掘利用”起来。
“价格杠杆还可以在节假日中使用,比如把圣诞节东街口的停车费定到100元,这就鼓励市民乘坐公交出行。通过对每天不同时段、节假日的价格杠杆作用,确保这些密集地区的停车位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