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近几个月央票利率也呈现较快下行轨迹。目前,1年期央票利率连续7期回落,由9月9日的4.0583%下行至昨日的2.2495%,下降幅度高达180.88个基点。而3月期央票利率也连续5期回落,由9月25日的3.3570%下行至11月13日的2.0156%,共下降134.14个基点。
天相顾问分析师姜南林昨日告诉记者,伴随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实施,央票将成为市场稀缺品种,在降息预期下央票收益率仍有下行空间。
据wind资讯的统计,至今年12月底到期的央票和正回购资金共计2195亿元,平均每周到期量仅360亿元左右。这意味着即使央行不进行对冲操作,释放的流动性也只有2000多亿元。
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放松
海通证券高级宏观分析师陈勇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央票发行频率和发行规模减小,都是货币政策放松的表现,其实货币放松的周期早就已经开始了,眼下货币政策已经由“从紧”转为“适度宽松”,这暗示着将来央行将使用各种货币工具——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以及进一步降息来释放流动性,这方面的预期如今已经非常强烈了。
东北证券分析师邓智敏昨日也向记者表示,央行发行的票据收益率非常低,已低于一年期的定期存款了,一年期的定期存款是3.6%。这说明,现在银行间的流动性非常充裕,大家对降息和降存款准备金率愿望非常强。
邓智敏说,现在的情况是,央行迟迟没有再降息和降存款准备金率,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由于风险原因惜贷。“所以央行必须要有动作,有可能是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同降。”
不过,对于央行什么时期降息,邓智敏表示,“现在不好说,央行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保守,现在市场对央行降息的预期有所下降。保守估计,央行可能会在12月份降息。但是乐观估计,央行降息可能是在11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