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潘,每天都拐点,观众很累的
“每天都决斗,观众很累了,英雄也累了。”
周董的《牛仔很忙》讽刺了一大票人,这其中定然包括老潘。
老潘何许人也,红石地产董事长,60年代生人,全名潘石屹,别号潘大炮,他心比身高,脑比体健,地产界的人这样评价他:钱不是最多的,公司不是最大的,老婆不是最洋的,但本人却最吸引眼球。
潜台词就是——此人极不安分。
他娶了个在国外生活了15年的半拉洋婆子,夫妻双双把房造,一个春风得意,一个人财两收。
他劈腿娱乐圈,和梅婷美女演了一出《阿司匹林》,同时推出个人传记,独创出一个圈子,叫地产文学娱乐圈。
当然,这些不安分属于私人生活部分,我们不提倡香港狗仔做派。但在公共形象上,他委实也给人留下了不少说三道四的小辫子。比如媒体做派。
他最宠爱新浪,其次是cctv,总之京城各大媒体,管他平面还是电视,动辄上去嚎一嗓子,嚎的还不怎么地道。然而这世道,你道人人爱听刘德华吗?总是荒诞跑调走了腔的才最受追捧,所以才有了芙蓉姐姐,才有了天仙妹妹。
咳咳,我对不起主任,我又跑题了。
(主任虎着脸:不要每次段落衔接不上了就拿我当话题。)
人啊,一旦有了不安分的资历。项羽大手一挥,我们要挥师南下,衣锦还乡。
人啊,一旦有了不安分的欲望。老潘大嘴一张,我要上电视上报纸,我还说拐点。
好,正题来了,“拐点”,又见拐点。
“未来100天将是很多房地产公司发生剧变的100天”。
老潘的原话催生了“新拐点说”,网友普遍评价五个字:很红很暴力
红是血颜色。
老潘式房企拐点论再次抡起清理门户的铡刀,把房地产业嵌入了一个血淋漓的倒闭困局,或许老潘知道一些企业内幕,知道有些企业可能被套住了。可是,经过他的大炮嗓门,风险被放大了何止一百倍。
要知道,老潘可是地产界的明星人物啊,话语权很强势的。当年二石之争的拐点论,就让中国的地产业整整萧条了半年。而今,在建设部部长带头“不提拐点提稳定”,在业界人士不开虚口只干实事的局面下,他冷不丁站出来吊上这一嗓子,把许多人的努力,于漫不经心中一棒子打死。
然而,老潘忘记了,话语权的顶峰不是可以随意杀人,而是可以赦免他人。
同理,鞭尸并不能显出自己的高明。
很多时候,牵一发往往动全身,特别是当你身处高位,你说的每一句话,也许都意味着很多人的饭碗。你梳理的每一个词,也许都有着引导舆论的力量。
须知,房地产是经不起折腾的,日本的地产危机祸及了整整两代人的吃饭问题,老美的次贷金融还陷在倒闭门的怪圈里,一个国家的地产行业和经济命脉息息相关,只有“稳定”才能做强做大。
老潘的不安分,很不地道,更不高明。
不知道老潘读没读过汉史,从来和“衣锦还乡”对应的还有一个词,叫“沐猴而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