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小猪”这个名词已不新鲜,早在2003年,福州的小学老师圈就兴起了给学生课后补习兼包食宿的“养小猪”之风,老师们竞相以此获利。如今,位于仓山区的富贵天成小区就有七八个“养猪点”。每到放学时分,该小区的道路上、电梯间穿梭着近百名学生,喧嚣声、吵闹声不绝于耳,每个“养猪点”似乎都成了一处噪音源。近日,小区居民不堪其扰,致电反映此事。
烦:小区成课后学堂
业主陈女士今年已有50多岁,是2006年入住该小区的。入住不到半年,她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每到上下学时分,小区里到处都是身穿校服的学生,他们在空地上跑着喊着,在电梯里吵着闹着,数量之多令人诧异。“小区里哪来这么多学生?”经打听,她方知这些学生是家长寄在住在这里的老师家的,是所谓的“小猪”。
这些寄养的“小猪”引来不少怨言。陈女士告诉记者,每天都有近百名学生进出小区,使得小区成了一个大培训班。孩子们爱吵,奔跑、打闹、游戏、吃饭、上厕所……没有一刻不是吵吵囔囔的,闹得人头昏眼花。她家就紧邻一个“养猪点”,每到午间、傍晚,孩子的闹声都让她觉得心慌气短。
通过邻里交流和1年多的观察,陈女士心里慢慢勾勒出1张小区的“养猪地图”。她告诉记者,“养猪”的老师一般都是在职小学老师,学生大多是附近如仓山实验小学、麦顶小学的学生。
看:“养猪”有进账,大家抢着干
日前,根据陈女士提供的“养猪地图”,记者于中午时分来到富贵天成小区。正值放学时分,三五成群的学生 不断涌进小区。尾随着4名小学生,记者来到3A座5层。学生摁响了门铃,门开后,学生消失在501单元门后。记者随后也摁响了门铃。从业主打开的门缝中,记者看到里面有八九名学生,他们在客厅或站或坐,玩闹得正开心。得知记者的采访意图后,业主掩上房门拒绝接受采访。
随后,记者以学生家长的名义,自称经熟人介绍,敲开了14座106单元的门。开门的老师显得有些惊疑不定,要记者报上孩子所在的年级和姓名,但始终不肯拉开房门。
从106单元脱身后,记者根据陈女士提供的线索,又走访了14座、10座、11座、4座楼。仅在这5座住宅楼,记者就发现了7个“养猪点”。
据了解,“养猪点”之所以那么兴旺,主要是因为“养猪”获利极为丰厚——养1只“小猪”每个月可进账300元以上。
戒:“养小猪” 重者职称评选将受限
记者获悉,自从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素质教育后,教师“养小猪”的行为已被明令禁止,但仍有部分教师,因为种种原因,还在进行着这种托管式的变相补课。
记者就此联系了仓山区教育局局长黄仲杰。据黄局长表示,“养小猪”的行为涉及变相补课,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福州市教育部门早已明令禁止。黄局长还说,对于教师在家中“养小猪”的,一经发现,由教育部门予以警告,如警告无效,将通过适当限制教师的教育系统职称评选等方式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