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房地产市场,只要有理性的认识,那些混淆视听的言论,不管穿着什么样的外衣,都会露出非理性的、自利的马脚。目前理性的判断是,不具备考虑救市的条件和事实基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没有必要松动。
一方面,房地产市场经过连年暴涨后,泡沫化已经非常严重,现在进入一轮深度调整,不仅是市场规律使然,也是民生的要求。在房价高得让普通人无法企及时,在购房者购房意愿创下10年最低记录时,在挤压泡沫的调整刚刚开始时,采取救市措施,显然是不符合常识的。另一方面,与房地产市场息息相关的部分地方政府,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陆续出台了救市的地方政策,内容包括信贷优惠、返还个税、减少交易税等等。然而,效果大家都已经看到了,交易量持续下滑,房产商以不同的方式降价促销。这从事实上证明,即使政府采取救市措施,也无法改变房地产市场将要并已经进入一轮深度调整的事实。房地产市场目前的调整,是无法通过政策干预改变的,即使改变,也只是短期的。
现在,人们不买房或想买买不起,是因为房价太高。房价低的时候,没有信贷优惠,没有税收优惠,人们一样会买房。房地产商及其代言人正在努力混淆这两个概念,即不是房价高让人不买房,而是因为政策不够优惠才导致人们不买房。他们想通过这样的混淆,以达到争取优惠政策的目的。而事实上,政府通过信贷或税收等政策调整,本质上不能改变人们的买房行为。要让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恢复正常的供需平衡,救市是背道而驰,房价跌到合理区间才是唯一的途径。所以,现在救楼市,结果不仅无效,而且会给市场传达错误的信息,就是房地产市场的价格位于合理区间。
从另一个角度看,对房地产政策而言,我国的预售制度本身就是最为宽松的政策。在国外,很难找到房子还没有盖好就可以出售的例子。在如此宽松的政策环境中,开发商的代言人还在屡屡制造政策松紧的舆论气氛,其目的不言自明。
这也是朱中一言论的厉害之处——即使中房协的“救市”建议最后没有被采纳,它也将影响不少人的判断。这种误导将使很多老百姓付出购房被套的代价。这是人们应该担心和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