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资讯头条 > 正文

人大教授:加强银行风控 “断供”未必成危机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08.09.14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 宁国强

  上周,美国政府出手接管“两房”,舆论认为次债危机有望见底。自从美国2002年美元相对于欧元开始一轮长达6年的跌势后,美国政府通过扩大货币供应量,使得美国变相地利用全球财富来弥补美国的巨额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同时,还向全球输出了通货膨胀,造成了包括原油、农产品、黄金、钢铁在内的基本商品价格大幅上涨。

  但是近日,美元却出现持续升值的趋势。一时间,相关商品出现的暴跌令很多人瞠目结舌。更可怕的是,美元如果持续升值,那么全球投资向美国流入的可能性大增,这时资本流出,又会让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经济面临严峻的挑战。在美元的一贬一升之间,是美国对于利益的收放自如。因此,即使次债危机能够就此过去,但是这场危机的经验教训,却依然让人胆战心惊。

  《华夏时报》:美元贬值与次债危机是什么关系?

  赵锡军:美元贬值是因,次债危机是果。不过相对于美元对欧元来说,这体现了两个经济体之间的发展情况。但是美元后期的跌势,确实受次债风波反作用的影响最大。但从美元的长期前景看,美国经济无论总量还是质量,都将让美元的地位难以动摇。

  《华夏时报》:近期,消息面上有关房价下降的消息和地方政府悄然救市的报道成为新闻的热点。人们在问,既然美国的次债危机源于“零首付”的信用危机,那么曾经同样比较“松”的国内楼市是否有类似的信用风险可能爆发?

  赵锡军:事实上,我所看到的国家统计局今年1-6月全国70个主要城市房价同比涨幅仍大致为10%左右。这个数据应该是最权威的吧?(今年1-6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涨幅分别为11.3%、10.9%、10.7%、10.1%、9.2%和8.2%。)

  《华夏时报》:可是诸如深圳等地,还是发生了断供风波。参考美国发生的次债危机,主要体现为信用体系出现的问题。不论是房贷证券化进而将带框贷款链条拉得太长,还是美国经济自身出现周期性增长放缓的调整,您认为,在中国发生“断供”风波是否有重演美国的次债危机的风险?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购房专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07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59661号
客服电话:0591-83711427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