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价不如救量
数据显示,全国部分房价涨幅偏高的大城市房价都出现了回落,消费者大都在持币观望,房地产销售成交量大幅下降。国家发改委的数据表明,今年1-7月,全国商品住房销售面积2774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8%,增幅同比下降37.2个百分点,其中现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7.8%,增幅同比下降27.6个百分点;期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8.2%,增幅同比下降42个百分点。
中信证券分析师段海瑞分析,房价下跌,开发商肯定遭受一些损失,但成交量严重萎缩的影响更大也更广泛,因此,救价不如救量。没有了成交量,对开发商来说就没有了现金流入,资金短缺的状况就很难改变,就很难坚持下去;而从产业链的角度看,对钢材、水泥等的需求将大幅减少,下游的行业如装修装饰、家具家电等都会受到影响。更不用说带动整个产业链、增加就业和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了。中原证券资深分析师魏博表示,房价明显下跌还是在部分城市,但成交量的大幅减少却是普遍的,因此它可能对几乎所有的房地产企业都会带来影响。
不过,东吴证券有关分析认为,目前的最大问题是房价太高,超出了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因此如果没有价格的进一步下降,成交量就不可能真正地放大,市场低迷就会持续。段海瑞认为,除了鼓励消费者购房外,有关方面是否可以考虑通过公布指导价的办法对商品价格进行一些限制,从而促进成交量增加和房市回暖。
业内人士分析,尽管这些措施是地方性的,但这也许是一个信号,表明这些地方已不允许房地产市场继续低迷,至于是否能演变成全国性的政策,还有待观察。